一、胶体的定义和制备
1、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
(1)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将胶体分为气溶胶(烟、云、雾等)、液溶胶(豆浆、牛奶等)和固溶胶(有色玻璃、玛瑙等)。
(2)根据胶体粒子的组成将胶体分为粒子胶体
3、性质
(1)介稳性
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2)丁达尔效应
一束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上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3)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4)聚沉
概念: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
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
做聚沉。
聚沉的方法:加入电解质;与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相混合;加热胶体。
4、应用
(1)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冶金厂的大量烟尘可用高压电除去,就是利用了气溶胶的电泳。冶金工业中的电泳除尘、陶瓷工业上的电泳除杂等都利用了胶体的电泳。
(3)“三角洲”的形成:河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等物质接触,溶有大量杂质而形成胶体,入海时与海水接触,海水中的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胶体发生聚沉,长年累月在河流入海口处就形成所谓的“三角洲”。土壤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带有负电荷,可以吸附施肥后的铵根离子,减少未被作物吸收的铵态氮肥随雨水的流失,这就是土壤胶体的保肥作用。
5、制备:
(1)实验原理:
(2)实验操作:取1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3)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的阴离子会使
的颗粒,产生
②不能直接加热
③不能过度加热。当液体呈红褐色时应立即停止加热,因为过度加热会破坏胶体,生成
④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若制备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会使
二、胶体的相关例题
下列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A.氢氧化铁胶体
B.硫酸铜溶液
C.醋酸溶液
D.石灰乳
答案:A
解析: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高三网
免费使用新高考模板,最新数据自动分析可报大学
“防撞车”实时监测过热院校,智能分析志愿表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修改建议
AI帮你筛选高校及专业,低分也能上名校
高三网AI助手来啦!我是您的高中学习小助手🎓 ,解答学习难题,分享高考资讯,有啥疑问,尽管问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