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汉朝的作品。《史记》最早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马迁(太史公)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实际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不论是史学上的还是文学上的。
在史学上,它是正史的源头,它所定下的体例后世虽然没有完全继承,但是也没能够突破它所制定的框架。汉书削去了世家,改书为志,但是还是遵照史记规定的标准。史记首先立下了正史应该具备的美德,不去美化一个人,也不去丑化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深仇大恨,都是秉笔直书,比如酷吏列传,记载的就是伤害司马迁的那群人,但是在描写的时候,所有人血肉丰满,这是为后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在文学上,史记的笔法刻画人物深刻,寥寥几笔,就能够写出一个人的性格。项羽本纪里面,一句“又不肯竟学”就把项羽没有耐心的一面写了出来,巨鹿之战,司马迁连用三个“无不”,把楚军的声势描写的淋漓尽致。后来的水浒传最明显的学习了这一点,所以水浒在人物刻画上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史记是后来文学创作者取之不尽的宝库,很多的文人怀才不遇就会想起李广,想起冯唐,当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人们不禁想起项羽,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最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