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是三国时期建安年间曹操在魏国建立时期的年份,也是东汉末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公元220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公元220年前后,曹操去世,由其子曹丕继位成为魏国首位皇帝,奠定了三国时期的基础。同时,刘备在西南成立了蜀国,孙权在东南建立了吴国。三国时期持续了约60年,期间发生了大量的战争、政治斗争,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三个国家的统治者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公元220年前后,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和分裂的时期,不仅有政治军事的动荡,还有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变化。三国时期的军事战争激烈,但也提高了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军事素质,文化艺术方面更是出现了一众杰出的人物和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公元220年。历12帝,195年的东汉王朝名实俱亡。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号的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奉交曹丕,宣布退位。曹丕照例三让之后于同月二十九日(公元220年12月11日)升坛受禅,登上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礼乐。东汉灭亡,汉朝结束(次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汉朝得到继承。263年蜀汉灭亡,汉朝正式结束)。
三国正式开始。同时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且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国玺绶,并赐青盖车、乘舆等。十二月,定都洛阳。曹丕在改朝换代之际,对职官制度进行了若干重要改革。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由此恢复了被曹操于汉建安十三年(208)废除的三公官制(太尉、司徒、司空)。此后司徒、司空位号虽尊贵,但一般不干预朝政。曹丕又设秘书监和中书省,中书省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尚书台的权力,改变东汉后期尚书权职过重的现象。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推行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总之,曹丕称帝代汉以后,魏国实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