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因素
1.气候:气候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植被、土壤、水文、农业生产生活等。
2.地形:不同的地形单元直接影响人类居住的舒适性。
3.水源:水源通常指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淡水的分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空间格局,进而决定着人类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4.土壤:土壤的土质、肥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5.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布局,影响生产制造工业的布局,进而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因素,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一个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会迫使人类进行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
1.城市规模及发展:城市的规模越大,可容纳人口越多;城市的越发达,吸引人口数量就越多。
2.交通:交通的发展,相对减少了地区之间往来的时间,减少了人口迁移的困难,促进人口迁移。
3.教育:文化教育是人类向更好生活追求以及向更高经济发展追求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人口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主要影响青年人口的迁移,而家庭因素多是影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人口迁移。
5.国际移民: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因素促使国际移民发生。
政治因素
1.国家政策: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台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
2.战争:战争会使人类改变居住地,同时产生大量国际难民。
所谓“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
(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