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沈阳 本科 理工类 公办
沈阳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位于风光秀美的浑河南岸。 学校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所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伴随着共和国前进步伐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高校。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建设行业发展,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2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国家建筑行业优秀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博士一级学科及学校总体排名均位列辽宁省属理工类高校第一名。2017年学校入选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省一流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工程造价、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测绘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环境设计等17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环境工程、动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安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11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8000余人,现有本科生124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人,外国留学生800余名。 学校设有18个学院(教学部),18个直属科研机构和直属科研平台,现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导师725人,教授225人,副教授432人。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专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人,“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8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3人。 学校本科教育包括7个门类下25个专业类,共53种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省级实验中心及实践基地28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个。辽宁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辽宁省易班发展中心)落户我校。学校本科招生实现了国内一批次省区全覆盖。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行业就业特色显著,国企就业和世界500强就业状况良好,考研升学率连年提升,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态势稳定。 “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16.85亿元,累计科研立项58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金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50余项。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3400余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在《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校在中国高校产学研实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3名。我校入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立项370余项,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50余项,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连续6次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招收国内访问学者单位,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博士奖学金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辽宁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的信息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是基地的示范项目。学校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共同建立了孔子学院,与美国马赫西国际大学开展了管理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校园底蕴深厚、优美宜人。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756米的亚洲第一文化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秉承“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学而努力奋斗!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现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导师716人,教授211人,副教授428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10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6人。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0814 | 土木工程 | B+ |
0802 | 机械工程 | B |
0813 | 建筑学 | B |
0833 | 城乡规划学 | B |
0834 | 风景园林学 | B-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推荐人数 |
---|---|---|
工商管理 | 4.8 | 22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8 | 17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7 | 46 |
工程管理 | 4.7 | 398 |
土木工程 | 4.7 | 1006 |
给水排水工程 | 4.6 | 86 |
会计学 | 4.6 | 59 |
建筑学 | 4.6 | 13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6 | 182 |
安全工程 | 4.5 | 102 |
工程造价 | 4.5 | 48 |
环境设计 | 4.5 | 21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4.5 | 72 |
城乡规划 | 4.5 | 108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4.4 | 38 |
工商管理类 | 4.4 | 47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4.4 | 39 |
景观建筑设计 | 4.4 | 44 |
园林 | 4.4 | 37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4.4 | 47 |
艺术设计 | 4.3 | 88 |
自动化 | 4.3 | 123 |
动画 | 4.3 | 32 |
人力资源管理 | 4.3 | 23 |
环境工程 | 4.2 | 3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2 | 298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4.1 | 139 |
广告学 | 4.1 | 55 |
工业设计 | 4.1 | 5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1 | 78 |
物流工程 | 4.0 | 68 |
城市管理 | 4.0 | 2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9 | 56 |
英语 | 3.9 | 46 |
法学 | 3.9 | 43 |
测绘工程 | 3.8 | 73 |
材料化学 | 3.8 | 43 |
电气类 | 3.8 | 64 |
土地资源管理 | 3.5 | 68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3.4 | 1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3 | 33 |
通信工程 | 3.3 | 36 |
产品设计 | 3.1 | 1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0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