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沈阳科技学院

辽宁 沈阳 本科 综合类 民办

院校简介

沈阳科技学院,始建于1999年,前身为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201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省属普通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7016人。 学校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毗邻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和沈阳南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4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1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2.16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员工456人,专任教师284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0.5%。学校紧密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需要,开设了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五大学科门类的36个本科专业,重点培养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方面应用型紧需人才。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09.8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7万册;与教学相适应的网络多媒体教室123个;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80余家。2018年,学校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确立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0年,金融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被确立为辽宁省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建有标准化学生公寓21栋,光纤入户、环境舒适、设施俱全,配有方便师生日常生活的咖啡厅、健身房、电影院、餐饮中心、超市等完整的配套设施。 学校有省级高层次人才3人,其中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人、千人层次人选2人,全国模范教师(省部级)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人,辽宁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1人;沈阳市领军人才2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2人,沈阳市优秀专家2人,沈阳市软件业高级人才1人。 学校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举全员之力开拓就业市场、开发优质企业,为毕业生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意向和提升就业质量为出发点,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共8276人,有5.76%到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等国家级重点骨干企业就业,有31.6%到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等知名民企就业,有67.57%毕业生在辽宁就业、创业。学校积极打造“订单班”,实现订制化培养,促进精准就业;学校与浙江省玉环市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就业指导站,与京东物流、新松教育科技集团、辽宁自贸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精准实习、实践和就业岗位,有效确保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同时,学校与省内知名院校共建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为学生考研构筑桥梁纽带,每年约有7%的毕业生顺利考取到心仪学校继续深造。 学校近五年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项目14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及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省级项目66项。专利及著作权350项,科技成果转化12项。 学校与英国阿斯顿大学、提赛德大学、美国俄亥俄大学、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韩国庆星大学等20余所海外高校开展各类交流与合作,设有2+2、3+1双学士学位、3+1+1、3+1+2本硕连读项目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海外实习、游学、交换生、语言培训等多种短期交流项目,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更多选择。 学校多年来深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深层次、高效率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搭建“六效结合”模式下共享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现创新创业资源有效整合,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突破并形成品牌特色,连续获2020年度、2022年度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学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始终位于全省高校前20%,累计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072项,其中国际级奖励21项,国家级奖励9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35次,师生参与高达3.2万余人次,参赛覆盖率高达90%,产生了极高的创新创业热潮。尤其在 “挑战杯”、“创青春”赛事中,我校团体总分连续七年在全省参赛的90余所高校中名列前茅,在民办高校中获得两次第一,五次第二。同时,学校还打造了39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分为三大街区,六个创新工坊,六个创业办公区和八个功能分区,为全校师生提供全功能、一站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与落地。 未来,沈阳科技学院将继续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诠释“博学笃行”的真谛,以务实重行的作风开掘出“种德修身”的新知,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社会满意的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3.7
522投票
环境满意度
3.8
534投票
生活满意度
3.3
474投票

校园风光

师资力量

学校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专兼结合型师资队伍,并逐年扩大队伍规模、优化教师结构,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50人,硕士以上学位249人。2020年,我校《“要素入手,能力本位,双线并行,五步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强化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研究与实践》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我校28个课题成功申报为省市相关科研立项和学术奖励;陈慧珍和李贺两位老师分别编写的教材《工程制图与CAD基础》《国际金融》被评选为辽宁省首届省级优秀教材;《电工学》《有机化学》等8门课程通过校级优秀建设课验收,全校优秀建设课数量达到了34门。学校还鼓励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深入企业行业实习实践,取得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人员到校授课,积极培养引育造就“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队伍。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化工与制药类4.717
金融学4.717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760
会计学4.6267
自动化4.624
工商管理4.67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514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561
化学工程与工艺4.511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5136
应用化学4.388
制药工程4.347
生物工程4.245
环境工程4.04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12
机械类3.515
工商管理类3.211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