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 太原 本科 理工类 公办

院校简介

太原工业学院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为主,以工程应用为特色,涵盖工、理、经、管、艺、教等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确定的向应用型转变的首批试点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华北第五工业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学院,1988年升格为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69年来,学院传承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兵工精神,践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校训,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9万多名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学院占地面积39.2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4.6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4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0亿元。图书馆藏书217万册(含电子图书)。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化学与化工系、计算机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设计艺术系、体育系11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外语部、继续教育部3个教学部,现有本科专业45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7303人。现有教职工1140人,其中专任教师93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09人,其中二级教授5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863人。其中,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西省“131”领军人才9人,山西省高等学院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4人,山西省教育领域“三晋英才”10人,“双师型”教师近100人。同时,学院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特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1人,无人机系统团队1个。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不断加快建设与区域(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逐步形成学科群协调发展,以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院发展的新格局。拥有“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西省高等学院优势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省级“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建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一流课程认定9门、建设7门、培育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认定项目2项、建设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院建有16个教学实验中心, 3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Visual C++程序设计与上机指导》等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多个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奖项。在“2022年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中,我校有1个中国六星级专业,5个五星级专业,5个四星级专业,15个三星级专业,整体排名全国第276名,全省第5名,全省新建本科院校理工类第1名。 2019年,学院获批山西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成为我省第5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类”创新创业工作示范建设单位,学院建有“精益制造”“零一众创空间”两个省级众创空间。学院以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持续深化“以练促教、以赛促学”育人特色,全面提高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国家级—区域级—省级—院级”学科竞赛体系,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学院机器人队勇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被团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状”。2021年,学生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荣获一等奖6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北赛区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参加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荣获两金、三银、一铜;参加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荣获二等奖4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赛区竞赛、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攀岩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成绩名列省内前茅。2022年8月,参加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获2个国赛一等奖;参加第五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2022年9月,参加全国第24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2个全国一等奖,3个全国二等奖。2022年,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前300》中位列第84名,较上一年上升5位,连续三年进入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前100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2021版”中,我校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本科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top10%。荣获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发布第四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我校获评国家A级。 学院遵循“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原则,强化学科(群)交叉,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密切联系与资源共享;引入各类社会资源,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进一步助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新型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第一批)B类增补建设项目。2018年储能新材料学科群成功获批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2018年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020年山西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和山西省储能材料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单位”。2021年CO₂转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都获批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计划。2022年,获批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2项,获批省发改委“山西省直升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山西省教育厅“智能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著、SCI、E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授权专利和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签约经费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学院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多所大学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教师海外交流深造、引进国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文化传播平台,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多次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平安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省城“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太原市园林化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力实现“三个转变”,贯彻“123”发展思路,在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1
2058投票
环境满意度
4
2066投票
生活满意度
3.8
1920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578武书连
  • 398校友会
  • 512软科
  • 572金平果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937人,其中专任教师78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2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18人。其中,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西省“131”领军人才9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山西省教育领域“三晋英才”1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1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同时,学校还注重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特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无人系统团队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