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专科 理工类 公办 骨干高职 双高计划

院校简介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全国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商旅文创相结合,以信息技术和闽台合作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由福建省教育厅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现有位于福州市区的龙腰校区、杜园校区以及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国际旅游岛的占地1100亩的平潭新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源于1906年创办的福建官立商业学堂和福州青年会书院,2003年2月由福建电子工业学校、福建工程学校、福建省商业学校等3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升格成立,已有一百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培养了8万6千名毕业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唐仲璋、郑作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名誉校长陈良惠等知名校友。1996年5月21日,习近平同志(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曾在学院合并前身之一的福建省商业学校九十周年校庆之际,向学校发来“办出特色 再创辉煌”的亲笔题词表示庆贺。 近年来,学校明确“立足福建、融入平潭、服务两岸、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提出“服务国家战略,学校办到实验区;服务区域发展,专业建在产业链;服务学生成长,课程融入岗位群”的办学思路,凝炼“百年老校,一路向海;院士领衔,人人出彩”的福信文化,坚持“传承菁华、开放包容、知行合一、协同创新”的学校精神,形成“团结敬业,追求卓越”的校风、“爱生乐教、严谨治学”的教风、“敦品精技、弘毅致强”的学风和“爱岗热忱、精细高效”的工作作风,秉承“厚德强能”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本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拓展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应用技术服务”的办学方向,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一所“人才培养全国一流、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两岸交流合作典范”的高职院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612人,其中专任教师494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教师占70.71%、高级职称教师占39.9%。目前,有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获得者、9名福建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7名省级教学名师、8个省级教学团队、9名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劳模工作室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5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4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还有100多人次在各级行指委及协会、学会任职。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冰山”模型人才培养理念,创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并重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还率先开展“实务专题制作”研究与实施,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4514人(其中外国留学生52人)、成人专科在校生2382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5%以上。截至2021年1月,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上共有4300多人次获奖,其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49项;连续十二年蝉联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一等奖;在2017-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高职)”中,连续三年位列福建省第1名、全国前列。在福建省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分别荣获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二、第一和一等奖,在第十六届省大运会上获得团体和个人冠军3项、亚军10项、季军8项的优异成绩。 学校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与美国通用电气(GE)、苹果公司、中国联通、阿里巴巴、新大陆集团、富士康、京东方、神州数码、永辉集团、360等国际、国内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产学研合作企业总数达440多家,校企联合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共同建设、完善并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群,建有校内实训基地28个、校外实训基地380多个,其中,有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4个省级实训基地(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技能竞赛基地等)。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4307元/生。 学校现设有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贸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中泰国际学院)、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海峡旅游学院、数字创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等教学单位、40余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和央财支持专业5个,教育部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和全国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和示范(精品)专业14个,中国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1个,以及省级“二元制”、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高职衔接、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示范等改革试点项目专业(群)25个,校级重点(特色)专业28个。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精品课程2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创新创业课程3门,还荣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以及1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坚持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牵头成立福建省信息产业教育集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福建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在办学机制创新上,先后与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福建信息新大陆学院”,探索“混合制”办学模式;与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共建“大唐终身教育学院”,探索购买服务的合作办学模式;与福建信创公司联合打造福建信息信创产业学院,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机制;与青创未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开办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三方共建“第三代半导体人才产业教育发展中心”;牵头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职业院校联盟,积极探索对平潭职业中专学校的全面托管;与台北海洋科技大学等联合建设“海峡旅游学院”;与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开展闽宁台职业院校对口协作帮扶共建等。 学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开展了大量的院校教育技术交流、学术科研交流、人员培训、学历提升、技术服务和技能鉴定工作,并与行业企业共建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克服疫情挑战,全年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服务138217人日、技能鉴定26764人,到账额1000多万元;还获平潭综合实验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经费支持500万元。学校共申报23个1+X证书试点项目,审批人数1339人。近年来,教职工共有338个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拥有122项授权专利成果。2020年,技术服务收入达361.19万元,为企业和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达7923万元;正式出版教材6部,开发活页式、手册式校本教材17本。截至2021年2月,教职工公开发表了2751篇学术论文(中国知网数据)。 学校致力打造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先行校,与台湾地区高校、企业在职业教育上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注重项目推进、双向交流、融合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以来,承办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第四届海峡两岸应用技术类大学校长论坛等多个论坛;与20所台湾技职院校建立“姊妹校”关系;2018年以来,聘请了21名台湾全职或兼职教师;借助台湾师范大学力量,引入全球学习与测评发展中心(GLAD)的双师专业英文教学培训、PVQC认证(学生)两个考试认证中心项目。作为全省首所成批次赴台交流学习的高职院校,共有495名师生赴台交流学习,其中近三年有130人,举办了6期台湾“姊妹校”师生游学团活动。近两年,台湾地区来校交流人员达300多人,其中首次来大陆的青年学生有140多名。2020年获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专科生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所获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专科生备案的公办高职院校,并首次开展招生工作。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拓宽国际合作办学视野,取得了国际交流合作的良好成效.近年来,引进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国际职业认证课程与考试项目,已有200多名师生取得LCCI国际证照;与新加坡淡马锡国际基金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国际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开展校际合作交流;与马耳他国立旅游学院签署联合开展旅游类人才培养和平潭国际旅游岛产业技术服务;与韩国全南科学大学校、韩国南部大学校在电子竞技领域开展合作;与泰国因他猜商业学院、清莱职业学院共建中泰国际学院和我校海外分校暨泰中国际学院,并招收三届泰国留学生和2期短期研习生,成为全省首家建立海外分校的高职院校。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3.7
1674投票
环境满意度
3.4
1721投票
生活满意度
3.2
1581投票

校园风光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612人,其中专任教师494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教师占70.71%、高级职称教师占39.9%。目前,有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获得者、9名福建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7名省级教学名师、8个省级教学团队、9名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劳模工作室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5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4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还有100多人次在各级行指委及协会、学会任职。

骨干专业

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电子商务
软件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物联网应用技术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512
建筑工程技术4.5738
计算机应用技术4.466
基础工程技术4.435
广告设计与制作4.4189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4.389
国际贸易实务4.3102
涉外旅游4.373
工程监理4.323
新闻采编与制作4.3112
会计4.3533
光电子技术4.287
机电一体化技术4.2224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4.289
电气自动化技术4.215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4.2313
电子商务4.1319
计算机系统维护4.1128
工程造价4.1442
数控技术4.1230
通信技术4.1236
模具设计与制造4.0262
影视动画4.0140
应用电子技术3.946
商务英语3.915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3.851
软件技术3.8182
物流管理3.8126
连锁经营管理3.7221
物联网应用技术3.635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3.555
文秘3.417
计算机网络技术3.4180
计算机控制技术3.314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