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榆林学院

陕西 榆林 本科 师范类 公办

院校简介

榆林学院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坐落在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陕西省榆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榆林市唯一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创立的绥德师范学校,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80年代初期北迁至榆林西沙,1984年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榆林学院。2016年学校成为国家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在2019年开始招生。 学校现占地840亩,校舍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设置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现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项目3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4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项、一流专业培育项目6项,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优秀教材6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1项。近年来,学校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136人,其中专任教师735人,正高职称87人,副高级职称30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790人,博士学位152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和2名长江学者,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特支计划人才2人,三秦人才4人,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省级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2人,硕士生导师77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及陕西及周边省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821项,经费约7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70余项。现有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43个。重庆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兖矿集团、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5个国家级平台将在我校建设研究中心或榆林实验与示范基地。 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匈牙利、波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联合开展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选派多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等工作,选派多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攻读学位或参与交换生项目。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资格,目前有来自15个国家的近4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与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秉承“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思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和行业需求,凝练了“陕北白绒山羊品种选育”“农业节水”“洁净煤技术”“陕北民俗文化”等研究方向,产出了一批应用型高水平科研成果,解决了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难题,被推广运用于榆林社会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成功克隆了全国首例体细胞陕北白绒山羊,培育了世界最大的基因编辑绒山羊种群,带动榆林市科研水平迈入陕西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等40余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2014年,学校与榆林市政府以及省内13所高校、108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了榆林市产学研合作联盟。2015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为进一步深化校校、校企、校地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重庆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榆能集团、中国书画杂志社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了15个研究院;与7个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 学校连续多年被榆林市政府授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先进单位”,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陕西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首批社科普及基地、陕西省首批应用型大学转型试点院校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院校、陕西省文明校园和平安校园、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进入新时代,榆林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榆林市委市政府把榆林学院作为榆林科创城建设的核心、把榆林学院新校区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无偿划拨土地,并投入相当量的资金建设榆林学院科创城新校区,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沙漠公园大学。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内涵建设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榆林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1
1726投票
环境满意度
4.2
1741投票
生活满意度
3.8
1577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613武书连
  • 452校友会
  • 467软科
  • 653金平果

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146人,其中专任教师806人,正高职称99人,副高级职称43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800余人,博士学位160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和2名长江学者,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特支计划人才3人,三秦人才4人,省杰出青年2人,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余人。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供用电技术5.013
化学教育4.914
语文教育4.831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4.740
会计学4.682
历史学4.562
美术学4.559
行政管理4.532
统计学4.526
测控技术与仪器4.541
应用统计学4.514
体育教育4.572
能源与动力工程4.410
学前教育4.312
园林4.350
财务管理4.356
音乐学4.344
新闻学4.3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361
英语教育4.310
数学与应用数学4.24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26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267
安全工程4.223
土木工程4.2109
法学4.287
汉语言文学4.2152
石油化工技术4.225
法律事务4.211
机电一体化技术4.239
艺术设计4.115
化学4.139
化学工程与工艺4.189
计算机应用技术4.11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083
给水排水工程4.019
市场营销4.039
思想政治教育4.044
石油工程4.046
现代教育技术4.010
历史教育4.011
秘书学3.921
生物科学3.948
物理学3.921
英语3.9101
植物科学与技术3.970
动物科学3.954
思想政治教育3.911
社会工作3.82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825
工程管理3.811
热能与动力工程3.810
视觉传达设计3.815
油气储运工程3.853
护理3.828
数学教育3.810
动物防疫与检疫3.810
旅游管理3.720
物联网工程3.411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