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广州南方学院

广东 广州 本科 综合类 民办

院校简介

广州南方学院(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山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独立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2016年被遴选为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学校汇聚了一批继承了国内一流大学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院系主任、学科带头人以及管理骨干,他们始终梦想能在学校这片“试验田”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在中国建设一流民办大学、走在中国应用型大学前列的使命。 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素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广州后花园”之誉的广州市从化区,校园占地面积1092.09亩。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实现了千亩校园、万人规模、学科齐全、名师齐聚、人才辈出的办学目标。校园布局有致,秀丽宁静,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学校图书馆面积2.91万平方米,纸本藏书197.49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共享中山大学图书馆中文电子期刊68375种,外文电子期刊52123种,中文电子图书154.37万册,外文电子图书55.98万册,已初步建设成为数字化图书馆;采用24小时开放的管理模式,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 学校依据章程,建立了“3+1+1”的内部治理结构,即“校长书记办公会、学术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相互支持、相互约束的“三驾马车”决策机制+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督导委员会的社会监督机制,保证学校决策科学、民主、高效。学校推行“院系办学、二级管理”的运行机制,将人、财、物、事授权给院系主任和部门负责人,真正实现了院系自主办学,二级管理有责有权,调动二级单位办学积极性。 图书馆.jpg 学科发展 学校设有10个院系42个招生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管理学、文学、工学为主,经济学、医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现有本科生19162人,继续教育在校生2306人。学校通过实施“差异化”错位发展和“不平衡”扶优发展策略,追求学科专业的特色和水平。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中华工程教育认证(IEET)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战略新兴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产业学院1个,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高教学会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奖4项。2020年,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独立学院一流专业排名中,学校会计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被评为中国顶尖独立学院6星级专业;网络与新媒体、医学检验技术、英语等15个专业被评为中国一流独立学院5星级专业。 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8项(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横向项目43项,项目经费总额达1753.87万元;教师公开发表被CSSCI 、SSCI、SCI、EI、TS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收录的高水平论文292篇;向政府提供咨政建言报告12份,其中2份被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20年,学校“广东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获批为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师资建设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外引内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视野开阔、素质优良的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53人,含博士生导师1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9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5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36%;“双师双能”教师3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学校重视青年教师成长,近几年推选参加广东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项目34人,赴境外访学进修20余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3人。 学校现有兼职教师314人,其中特聘知名学者夏书章、黄天骥、陈平原3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聘请巴曙松、任剑涛、王哲民等8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担任讲座教授,聘请近200名富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技术精英担任业界导师。 风帆正劲再起航,自2019学年开始,学校启动了面向全球引进百名青年博士计划、面向行业引进双师型博士计划、学科带头人招募计划,拟用3-5年的时间新增300名高水平师资,为创建一流的教师队伍砥砺奋进。 人才培养 学校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坚持“学科专业知识传授、核心价值观传承、能力素质养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成长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且专业基础宽广、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核心价值观传承、能力素质养成”相融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政校行企共建学科专业转型发展管理咨询团队、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课程、应用型教材和产学研用平台”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了“自由转专业+完全学分制+全程导师制”相结合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育人平台。 为真正落实从“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培养人才,学校自2015年开始持续推动各专业制订“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所谓“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丢弃国有大学党委负责学生成长、院系主任负责知识传承的“两张皮”等做法,要求是党员的院系主任都要担任党总支书记,对学生成长和知识传承都要担负责任,消除“学科专业知识传授、核心价值观传承、能力素质养成”三者之间的隔阂。 为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成长空间,学校自2013年开始实行无任何行政限制的自由转专业,自2015年开始实行课程模块任选的完全学分制。为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学校建立了校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检查制度,成立了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督导组,多举措监督教风学风。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为学生制作了成长手册,跟踪学生成长情况,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为形成“搅和”在一起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通过实行全程导师制,鼓励导师指导学生根据其个人兴趣和成长需要选专业、选课程和选社团,带领学生参与其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和社会调研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调研报告和参 加学科专业竞赛,将学生成长融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 为给追求卓越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培养平台,学校成立了政商研究院和达人书院作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的摇篮。政商研究院采取“交叉、融合、互动、提升”四位一体的复合型政商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为政商界杰出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达人书院对标国内一流大学的水准,采取更精深的专业教育和更宽阔的博雅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未来在学科专业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给学生提供拓展知识和启迪智慧的平台,学校层面开设了《南方论坛》和《大使论坛》等品牌讲座,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设了《政商精英论坛》《商科大讲堂》《财经名家讲坛》等系列讲座。近三年,学校和各院系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领导、业界精英等开设高水平讲座300多场,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为给学生提供融入国际高等教育大环境的平台,学校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等2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合作,实施交换生、寒暑期游学、实习生、双学位、本硕连读等多元化联合培养模式,合作项目均明确要求合作大学每年派教授来校讲授课程,青年教师必须随堂听课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开拓视野,至今已有300多名学生赴国外学习。 近三年,学生获得省部级学科专业竞赛奖项14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篇,申请知识产权130余项,考取研究生300多名,考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900多名。毕业生创办市值过千万的公司26家,其中市值2亿以上的9家、20亿以上的2家。2019年,学校《“校企协同、学创一体”培养“3十1”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改革与实践》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学校“烈马科技团队”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中夺得金奖。 办学成果 15年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社会认可度高。学校先后荣获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国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办学特色独立学院等奖项。2019年,学校在央广网教育峰会活动中荣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2020年,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独立学院一流专业排行榜中位居同类高校前列(全国第4名、广东省第2名,被评为6星级中国顶尖独立学院)。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当前,学校现正处于品牌提升和提质发展的“上水平”关键时期,我校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继续以锐意革新的决心、创新发展的理念、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一步一个脚印向建成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完善、大学文化特色鲜明、位居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民办大学的宏伟目标昂首前进! (更新时间:2021年3月)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投票
环境满意度
投票
生活满意度
投票

校园风光

师资力量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外引内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视野开阔、素质优良的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53人,含博士生导师1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9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5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36%;“双师双能”教师3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学校重视青年教师成长,近几年推选参加广东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项目34人,赴境外访学进修20余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3人。 学校现有兼职教师314人,其中特聘知名学者夏书章、黄天骥、陈平原3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聘请巴曙松、任剑涛、王哲民等8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担任讲座教授,聘请近200名富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技术精英担任业界导师。 风帆正劲再起航,自2019学年开始,学校启动了面向全球引进百名青年博士计划、面向行业引进双师型博士计划、学科带头人招募计划,拟用3-5年的时间新增300名高水平师资,为创建一流的教师队伍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