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本科 农林类 公办 双一流

院校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199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395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39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 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斌伟,校长刘雅红。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99个本科专业,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和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含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约3363人,其中专任教师2276人(正高级487人,副高级838人);博士生导师309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863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1243人;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55人,省级人才1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5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6万余人(含留学生),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研究生8千余人。有国家级精品(含双语)课程1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含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形成了以丁颖创新班为突破点,以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6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9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2个,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1个(农业农村部),国家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5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均设在学校。 学校教学服务条件优越。图书馆藏书926.3万余册(含电子文献);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有15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597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4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六大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组建了中英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中巴农业研究院等一批国际科研平台,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假期交流项目;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学校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我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将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强农兴农的担当使命,强化农业与生命科学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推进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融合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朝着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2
3975投票
环境满意度
4.7
4050投票
生活满意度
4.1
3815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80武书连
  • 54校友会
  • 90软科
  • 68金平果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约3363人,其中专任教师2276人(正高级487人,副高级838人);博士生导师309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863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1243人;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55人,省级人才1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学科建设

  • 6一流学科
  • 8重点实验室
  • 12博士点
  • 23硕士点

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0906兽医学A-
0828农业工程B+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B+
0905畜牧学B+
1203农林经济管理B+
0901作物学B
0902园艺学B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B
0904植物保护B
0834风景园林学B-
0909草学B-
0907林学C+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
1204公共管理C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C-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C-
展开全部
收起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商务英语4.411
社会学4.496
工商管理4.3493
经济学类4.311
会计学4.2651
园林4.139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1402
劳动与社会保障4.119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0325
电子科学与技术4.0110
土地资源管理4.0522
交通运输4.089
社会工作4.0226
行政管理3.9648
哲学3.948
电子信息工程3.9250
土木工程3.9452
人力资源管理3.9149
建筑学3.8100
测绘工程3.865
广播电视编导3.8125
历史学3.881
动物医学3.8335
软件工程3.8525
市场营销3.8157
车辆工程3.8207
服装设计与工程3.839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335
水产养殖学3.796
艺术设计3.7150
信息与计算科学3.712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7236
动物科学3.7270
金融学3.732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3.755
经济学3.7185
农学3.7294
植物保护3.7267
园艺3.7417
木材科学与工程3.7146
汉语言文学3.6186
教育技术学3.619
应用化学3.6207
动物生物技术3.625
自动化3.6190
通信工程3.6204
动画3.6192
视觉传达设计3.622
蚕学3.630
草业科学3.653
国际经济与贸易3.6196
地理信息科学3.6112
物流管理3.6101
材料化学3.6101
水利水电工程3.6119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5135
农林经济管理3.514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3.5115
法学3.5487
电子商务3.595
统计学3.598
生态学3.596
包装工程3.583
环境科学3.487
食品科学与工程3.4446
英语3.4506
林学3.4156
食品质量与安全3.4255
茶学3.4111
动物药学3.430
工业工程3.4191
城乡规划3.4160
公共事业管理3.4212
服装与服饰设计3.437
资源环境科学3.3113
生物工程3.313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320
旅游管理3.3168
制药工程3.3145
生物科学3.2170
工业设计3.2120
音乐学3.238
产品设计3.225
网络工程3.2201
数学与应用数学3.2106
环境工程3.1227
材料科学与工程3.169
风景园林3.018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041
生物技术3.0222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