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吉首大学

湖南 湘西 本科 综合类 公办

院校简介

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是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优秀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2018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湖南等省市按一本批次录取招生。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教学学院21个,一级学科41个,本科专业78个,覆盖了12大学科门类。有省重点学科5个(其中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点1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共30余个。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8人,“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7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 ;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 学校现有各类在籍学生3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共2万人。学校构建了“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砺炼、自我塑造”为体系的“立人教育”体系,学生动手能力强、社会实践活动多,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比赛、竞赛中屡获特等奖、一等奖。大学生少数民族艺术团多次赴美国、香港等地演出,影响广泛。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和“西部计划项目优秀高校”称号。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办学60余年来,共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毕业生30万余名。 学校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了一大批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学术研究形成了自身特色。社会科学研究以区域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为重点,差异哲学、民族人类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沈从文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自然科学研究以武陵山片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重点,提出了“三带”理论,研发了“米良一号”猕猴桃品种及深度开发,在杜仲、猕猴桃、葛根、椪柑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校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湘西民族文化博览园”,建有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沈从文纪念馆等六大文化场馆。 学校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与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实施了学生出国交换交流学习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曾庆红、尉健行、贾庆林、刘云山等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肯定“吉首大学具有特殊价值”,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看到了吉首大学,就看到了武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 进入新时代,吉首大学正在抢抓机遇,提升内涵,努力将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2
3673投票
环境满意度
4.2
3755投票
生活满意度
4
3426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284武书连
  • 246校友会
  • 299软科
  • 360金平果

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8人,“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7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 ;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

学科建设

  • 2重点实验室
  • 3博士点
  • 14硕士点

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0101哲学C
0403体育学C
0304民族学C-
0713生态学C-
展开全部
收起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美术学4.821
舞蹈学4.855
商务英语4.72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4.723
体育教育4.6169
数学与应用数学4.6114
表演4.544
针灸推拿学4.580
护理学4.5224
音乐学4.5219
软件工程4.530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536
历史学4.554
会计学4.5647
网络工程4.575
汉语言文学4.5155
计算机应用技术4.540
护理4.5206
学前教育4.5105
金融工程4.440
植物科学与技术4.438
思想政治教育4.458
化学4.439
统计学4.446
应用化学4.467
工商管理4.4177
经济学4.3159
国际经济与贸易4.3137
学前教育4.337
新闻学4.3100
通信工程4.3136
临床医学4.3432
文化产业管理4.288
法学4.2157
艺术设计4.273
电子信息工程4.213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225
土木工程4.2106
美术教育4.225
园林4.197
食品科学与工程4.19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1198
生物科学4.189
物理学4.138
人力资源管理4.196
语文教育4.175
材料科学与工程4.039
数字媒体艺术4.02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075
日语4.064
针灸推拿4.012
英语教育4.0112
数学教育4.055
音乐教育4.017
体育教育4.029
市场营销3.9113
电子商务3.979
英语3.9153
广告学3.967
食品质量与安全3.970
环境工程3.971
生物工程3.987
初等教育3.989
城乡规划3.844
化学工程与工艺3.888
公共事业管理3.8103
旅游管理3.7165
信息与计算科学3.640
制药工程3.539
环境科学3.467
小学教育3.35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364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3.01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043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