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本科 综合类 公办

院校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迁校址,八易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 三、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科性学院,78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2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拥有3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人才培养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900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荣获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2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4个新工科学院,成立师范学院,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文化遗产学院。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60余人,博士生导师196人,硕士生导师894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55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68人(次)、省市级人才287人(次)。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建有有机化工新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武汉市)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1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三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2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0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 七、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三年来,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 八、国际交流 上世纪60年代,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3
1653投票
环境满意度
4.3
1660投票
生活满意度
4.1
1556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163武书连
  • 149校友会
  • 108软科
  • 177金平果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60余人,博士生导师196人,硕士生导师894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55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68人(次)、省市级人才287人(次)。

学科建设

  • 2重点学科
  • 3重点实验室
  • 5博士点
  • 22硕士点

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0710生物学B
0201理论经济学B-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B-
0501中国语言文学B-
0701数学B-
0101哲学C+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C+
1202工商管理C+
0401教育学C
0403体育学C
0602中国史C
0703化学C
0705地理学C
0713生态学C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C
0502外国语言文学C-
0702物理学C-
1204公共管理C-
展开全部
收起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哲学4.812
新闻传播学类4.812
地理信息科学4.720
汉语言文学4.741
日语4.717
市场营销4.618
会计4.614
法语4.614
美术学4.620
人力资源管理4.621
通信工程4.632
广告设计与制作4.511
工商管理4.550
金融学4.525
思想政治教育4.526
市场营销4.515
旅游英语4.411
法学4.437
应用化学4.437
信息与计算科学4.42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449
会计学4.451
物流管理4.312
历史学4.329
体育教育4.340
英语4.350
地理科学4.322
经济学4.335
电子科学与技术4.237
国际经济与贸易4.239
物理学4.230
化学生物学4.225
材料化学4.219
心理学4.231
电子信息工程4.226
生物工程4.120
数学与应用数学4.143
化学类4.115
新闻学4.123
软件工程4.114
材料物理4.021
生物科学4.03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965
环境设计3.910
生物技术3.931
行政管理3.928
档案学3.825
播音与主持艺术3.823
化学工程与工艺3.830
广告学3.820
工程管理3.723
旅游管理3.735
环境工程3.627
公共事业管理3.620
化学3.511
教育学3.514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3.5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531
汉语国际教育3.410
艺术设计3.414
运动人体科学3.315
教育技术学3.225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