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本科 综合类 公办

院校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学校办学肇始于1959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面积76.72万平方米。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理、工、农、文、经、管、教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19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25万人。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试点高校、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住建部认证专业2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牵头成立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入选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学生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3项,荣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学校位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六轮总榜单本科组第293位,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位列第35位、江苏省第3位。 学校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学位54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249人次;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创新团队、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师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江苏省教育厅网站、《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创新能力持续攀升。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建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统计研究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抗震防灾科普示范基地、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省地震灾害工程防御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基金项目42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学校牵头成立徐州智库联盟,建有淮海地区首家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学校交流合作纵深拓展。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常州大学、中国建设银行徐州分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东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地区)的39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江苏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获评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 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领跑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双拥模范单位”“江苏省招生宣传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校园书店获评“江苏最美书店”。 当前,徐州工程学院正全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早日建成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3
2981投票
环境满意度
4.2
2979投票
生活满意度
4.2
2814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441武书连
  • 366校友会
  • 397软科
  • 466金平果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575人,其中高级职称561人,博士学位36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158人次。学校一以贯之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矢志不渝践行“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办学新理念(简称“四大观”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贡献度持续提升。

学科建设

  • 5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