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 南京 本科 财经类 公办

院校简介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 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加强建设),2022年通过核查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 在4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审计事业的初心不改,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践行“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筚路蓝缕,风雨传薪,业已发展成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审计科学研究的基地、审计事业发展的智库和审计国际交流的窗口。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8万余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名,其中,正高职称2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760余名;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 学校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统计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审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电子信息、税务、保险、汉语国际教育、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江苏省重点学科6个(统计学、理论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连续三年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 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18个学院(教学部),中内审学院、国富中审学院、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等5个特色研究院;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实行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学校设有本科专业3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4个。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7万名全日制毕业生,近半数从事审计及经济监督工作。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和《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攀升,稳定在90%以上。 学校建有“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监督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和“江苏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和“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等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江苏省现代智能审计一体化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智慧工程审计工程研究中心”等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与中央军委审计署、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江苏省审计厅、广东省审计厅等审计机关、北海市、淮安市、珠海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先后成立北海审计研究院、淮安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南京审计大学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0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9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科优青等高级别科研项目4项;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审计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38篇,在CSSCI/CSCD刊物发表论文近千篇,出版学术专著140部;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0余项。学校参与的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ISO/PC 295)成为ISO首个审计领域的国际标准。 学校作为审计署和教育部合作设立的“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承办单位,以及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承办单位,招收和培养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白金级培训机构”;与帝国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西澳大学、欧亚国立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法国SKEMA商学院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联合审计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建立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建设单位;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审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入选“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学校累计选派教师65人次执行96项联合国审计任务,16名教师入选了联合国审计人才库;与世界审计组织、亚洲审计组织、联合国审计委员会、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世界银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行业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聘请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原秘书长兼CEO理查德·钱伯斯教授为海外荣誉院长;美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审计长受聘学校荣誉教授;主办和承办30余场重大国际会议、国际培训班等。 学校连续两年获得省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当前,全体南审人正在学校党委带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为建成审计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2
1052投票
环境满意度
4.7
1093投票
生活满意度
4.1
1031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272武书连
  • 266校友会
  • 121软科
  • 337金平果

师资力量

学校现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5人,中组部“千人计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万人计划”1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财政部全国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3人,司法部“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等各类省级人才工程180余人,获得审计署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级以上个人表彰10余人。拥有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2个。

学科建设

  • 6重点学科
  • 2重点实验室
  • 1博士点
  • 21硕士点

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1202工商管理B
0202应用经济学C
0201理论经济学C-
展开全部
收起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数学与应用数学5.011
统计学4.712
审计学4.6134
投资学4.611
信用管理4.523
财务管理4.523
财政学4.426
金融学4.462
保险学4.312
工程管理4.221
会计学4.274
经济学4.111
人力资源管理4.016
行政管理3.914
法学3.95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9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25
工商管理3.624
劳动与社会保障3.510
税收学3.521
英语3.416
国际经济与贸易3.118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