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详情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本科 农林类 公办

院校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99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首批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升格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升格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 学校设有22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和2个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获得者16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7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6人,吉林省政府参事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288人,其中,本科生17618人,硕士研究生4159人,博士研究生511人,留学生89人。有在籍函授生11979人。现有73个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吉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3个省级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89个。拥有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部教材获评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项目;17部教材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两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并于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近年来,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再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批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学校深入推进以新农科建设为重点的“四新”建设,获批教育部“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8项,成立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成功承办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打造新农科建设协同育人“吉林模式”;新增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1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多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东北优势特色资源与健康食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等31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75个省级科研平台。“十四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64项,科研经费达到3.43亿元。获省部级奖励61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在《Science》《Microbiome》《光明日报》等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70篇。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菌物研究》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与6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国内布局建设了乡村振兴试验站、校地企研发中心、科技小院等一批特色乡村振兴示范服务基地,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科技帮扶的“靖宇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18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首家吉林乡村振兴研究院,与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成立吉林省乡村振兴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学校扶贫模式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大典型”。学校李玉院士荣获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94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中非绿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 学校占地1338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25.34公顷,校园建筑面积47.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80.82万册,电子图书136.2万种。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 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吉林省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5万余优秀学子。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 4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校园满意度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说明

1.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2.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3.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综合满意度
4.2
2564投票
环境满意度
4.6
2644投票
生活满意度
4.2
2449投票

校园风光

院校排名 查看更多

  • 264武书连
  • 121校友会
  • 161软科
  • 227金平果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成人本、专科函授生在校生规模稳定在9000人以上。现有教职工1834人,其中,专任教师106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42人;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优秀教师为代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 1一流学科
  • 2重点实验室
  • 52博士点
  • 10硕士点

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说明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0906兽医学B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B-
0901作物学B-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B-
0904植物保护B-
1203农林经济管理B-
0710生物学C+
0905畜牧学C+
0713生态学C-
展开全部
收起

推荐专业 推荐专业说明

推荐专业说明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推荐指数推荐人数
风景园林4.730
旅游管理4.6118
保险学4.662
财务管理4.6200
应用化学4.6158
市场营销4.5167
动物科学4.5212
制药工程4.4159
食品质量与安全4.4204
传播学4.4101
植物保护4.4190
动物医学4.424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4175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4.329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4.3103
英语4.3162
土地资源管理4.3129
自动化4.3145
农林经济管理4.3150
应用生物科学4.3108
动物药学4.386
农学4.3175
中药资源与开发4.3104
工商管理4.2160
应用心理学4.210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2203
粮食工程4.2134
社会学4.2130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4.282
园林4.2148
园艺4.2121
中药学4.2174
家政学4.1152
食品科学与工程4.12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1115
水产养殖学4.0110
草业科学4.071
环境工程4.078
园艺教育4.0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9235
种子科学与工程3.986
生物技术3.9157
资源环境科学3.987
生物工程3.9185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8119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3.816
环境科学3.8120
艺术设计学3.848
植物科学与技术3.876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813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3.784
交通运输3.778
广告学3.640
信息与计算科学3.4166
轻化工程3.115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