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是一句民间谚语,完整的形式通常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得更冷一些,到了秋天连续下了几场雨之后,天气就会变得相当寒冷,甚至需要穿上棉衣来保暖了。
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秋季气候逐渐变冷的特点,提醒人们随着天气的变化要及时增添衣物,以免受凉感冒。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适用,因为那里的秋季降温比较明显,降水往往会伴随着气温的下降。
还有另外一句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是由于春季北半球太阳的照射逐渐增强,太平洋上的暖空气随着向西北伸展。当暖空气向北挺进,并在北方冷空气边界是滑升时就产生了雨。在滑升过程中,它同时将冷空气向北排挤。其结果,往往暖空气占领了原来被冷空气盘据的地面,因此在暖空气到来以前,这些地方往往先要下一场春雨。“一场春雨一场暖”的感觉就是这个缘故。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明短语,大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实际经验,一般口头流传。气象谚语是中国古代人根据生活中的观察,经过几千年的不断验证而获得的气象经验的总结。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这些谚语只是对某一地区一段时间天气的总结,并不是处处正确。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太阳直射点南移
随着季节的推进,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尤其是入秋之后,太阳直射点明显向赤道以南移动,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断减少。这使得地面和大气吸收的热量降低,整体温度呈下降趋势。当秋雨来临的时候,太阳辐射的减弱更加明显,加剧了寒冷的感觉。
二、冷空气活动频繁
秋季是冷空气逐渐活跃的时期。每一场秋雨往往伴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冷空气势力较强,它的到来会使气温迅速下降。冷空气的降温作用是 “一场秋雨一场寒” 的重要因素之一。
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形成锋面系统。秋雨通常是在冷锋或暖锋过境时产生的。冷锋过境时,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迫使暖气团抬升,形成降雨。冷锋过后,气温会明显下降,带来寒冷的天气。
三、降水的影响
秋雨在降落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水汽凝结成雨滴需要释放出潜热,但这个过程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少,而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会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此外,雨水蒸发也会带走地面和空气中的热量,进一步降低环境温度。
降雨过后,地面通常会变得湿润。水分的蒸发会消耗热量,使地面附近的气温下降。同时,潮湿的地面和空气会让人感觉更加寒冷,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热量变化下,水的温度变化比空气小,所以潮湿的环境会让人感觉更冷。
综上所述,太阳直射点南移、冷空气活动频繁以及降水的影响共同导致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 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