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起源来说,“形而上学”是指超越物理认知的,超越客观世界的一些知识观点。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超出“形而下”这个现实世界的学问,就是“形而上学”——如果摈弃鬼神之类的迷信成分,剩下来的不就是人类对世界、对宇宙、对生命的思考吗?
我们今天说“形而上学”,已经带了一层贬义,更多地类似于教条主义,这是哲学思想发展导致的观点争论和斗争的结果。
19世纪唯心主义顶峰时期代表人物黑格尔将“metaphysisc”表述为了两层含义。
一种是方法论,即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另一层意思是把人类世界的一切知识用一种哲学去全部概括,即把形而上学看成是“知识的汇总”的观点。
哲学全面概括知识汇总,其实和古典的“metaphysisc”含义近似,所以反而是方法论更加惹人注目,并因为观点唯心成为唯物主义者的主要批判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唯物主义是我国当下主流意识的根基。
辩证法是我们今天普遍学习、理解并认同的方法论。
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天敌性,从“metaphysisc”翻译过来的“形而上学”被强烈批判。“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这当然是错误的。
引申到近代中国哲学中来,“形而上学”的朴素本意就被“哲学”词汇代替,反而成为唯心主义方法论的代名词,从而不断被批判,随着思想下行、通俗化,被贴上“教条主义”的贬义标签。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核心观点:自然界绝对不变。在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处于搜集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初级阶段,因此,形成了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