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魏朝
太祖武皇帝曹操(未称帝,曹丕追尊。)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二子,曹魏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是三国时代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宽仁政策,减轻徭役和兵役,使得饱受战乱的北方地区逐渐安定下来,为以后北方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心胸狭隘,对诸兄弟刻薄寡恩,残酷压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备受谴责的皇帝。
魏明帝曹叡
魏明帝曹叡,是魏文帝曹丕的长子,曹魏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机智有谋,任人唯贤,在治国上有一定的才华。但他同时又追逐享乐,荒淫无度,最终又导致了曹魏政权的败落。
魏齐王曹芳
魏齐王曹芳,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曹魏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曹芳做了十几年的傀儡皇帝后被废,虽然他也曾想夺回政权,但最终失败,一生终究一事无成。
魏高贵乡叫曹髦
魏高贵乡叫曹髦,是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魏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为人刚毅,不甘做傀儡,但性格冲动,终究不是司马氏的对手,最后死于非命,令人惋惜。
魏元帝曹奂
魏元帝曹奂,是燕王曹宇之子,曹魏王朝的末代皇帝。曹魏政权从他的手中正式转到了晋司马氏的手中。
三国·蜀(汉)
汉昭烈帝刘备
汉昭烈帝刘备,是蜀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他以仁厚著称,善于用人,皇族意识很强,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在乱世之中开创了蜀汉基业。
蜀汉后主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是汉昭烈帝刘备的长子,蜀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死,17岁的刘禅继位为帝,改元建兴。蜀汉在他的统治之下也最终走向了灭亡。
三国·吴
吴大帝孙权
吴大帝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他承袭兄长之职上位,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处事果断,精明能干,最终开创了吴国的霸业,成为三国时期与曹操、刘备抗衡的枭雄,促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吴会稽王孙亮
吴会稽王孙亮,是东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东吴第二位皇帝。他幼年即位,聪明伶俐,然而朝政由权臣把持,他有心除奸,却因盲目冲动,反被奸臣所害,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吴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字子烈,是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亮的哥哥。孙亮被废,孙綝迎立孙休即位。孙休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做过什么与国计民生相干的事情,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权臣斗争上。
吴孙皓
吴孙皓,是废太子孙和的儿子,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是东吴的第四位皇帝。孙皓在位期间,凶残荒淫,无恶不作,结果众叛亲离,东吴也在他手中灭亡。
01 曹操:
重要事件:消灭割据势力,实行屯田制,统一中原/北方。
影响:建立了曹魏政权,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实行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评价和争议:曹操被公认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统一中原/北方、消灭割据势力、实行屯田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被尊称为“曹魏奠基者”。然而,他也因其野心勃勃、残酷无情的形象而备受争议。
02 汉昭烈帝 刘备
重要事件:夺取荆州,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影响:刘备成为了蜀汉的开国皇帝,建立了蜀汉政权,统一了南方的势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评价和争议:刘备被公认为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夺取荆州、进取益州和建立蜀汉政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被尊称为“汉昭烈帝”。然而,他也因其在统治时期对待部下的不公和对待异己的残酷手段而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