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学生名叫陈一逸,正在读四年级,是个十足的动物迷。去年2月,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时,看到第二单元第七课《鹿角和鹿腿》(文章选自《伊索寓言》),课文讲述一头鹿遇到了一只狮子。
陈一逸发现文中配图用的是梅花鹿,与内容实际不符合,“梅花鹿是不可能遇上狮子的,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与印度,梅花鹿是在俄罗斯、中国还有日本,没有任何交叉的地方”。
得知了儿子的疑惑后,妈妈李女士先是肯定儿子善于观察的精神,并鼓励他查资料找答案。陈一逸搜索了很多信息,又在网上请教专业人员,最终认为文章里说的那头鹿有可能是印度的豚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母子俩给出版社写了封信,说明这一情况。没想到,过了不久他们就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
收到出版社的回信,陈一逸很开心。他说:“希望小朋友能多多发现问题,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妈妈李女士也表示他们写信只是鼓励孩子敢于发现,勇于探索,“希望他的好奇心可以伴随着他,让他知道做所有的事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结果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更让母子俩没想到的是,新学期三年级的语文新书中,这一课的配图真的改了,插画中小鹿身上的斑点没了。
学生善于发现、求知求真,有关部门和机构认真以待、知错就改——课本“改错”展现出的良性互动,正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近两年,中小学生给课本挑错且被采纳的报道屡见报端。例如,成都小学生推翻数学课本上的“标准”答案,其建议获教材编写组采纳;沈阳有学生指出英语课本上的蜜蜂配图配成了食蚜蝇,出版社编辑为他点赞;上海有小学生发现美术课本上的“树叶”应该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并上报修订……
对待学生的“挑错”,回以善意的鼓励,给予尊重与呵护,这无疑是积极正向的教育现象。而教材的及时修改,既可以让教材更加严谨准确,也能更好地在学生心里种下求真求实的种子。
给课本“挑错”,值得鼓励。我们乐见更多学生一起“找茬”,期待课本有错必改、改错从快,让教材在不断完善中变得更加严谨准确、科学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