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的名誉不受到诋毁
有很多人认为,阿Q精神早已不适应了今天社会的发展,它早已成为了过去的历史,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我们不必要过于强求阿Q的精神,不要让阿Q的精神束缚我们的思想,不要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中的绊脚石。其实不然,阿Q的精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有时会起到保护我们的名誉不受到诋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让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受到伤害。
2、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点阿Q的精神也不足为奇,他可以调节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悲欢,可以化解人与人间的茅盾。喜剧作家的表演、电影的公映、公众场合的演讲等等,我们都可以用一些阿Q的精神,这样会使我们的表演效果、我们的票房收入、我们的演讲艺术等取得更好的效果。
3、现代社会还需要阿Q的精神
现代社会还是需要阿Q精神的,精神胜利法,历来被国人所不齿。——自欺欺人,打肿脸装胖子,大家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好像鲁迅先生的本意也是这样。但当它的内涵范围扩大后,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上竟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这样的元素,于是有学者便撰文猛烈抨击,把其提高到一个政治的高度,阿Q精神一时就成了一种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词。
1、美国总统林肯
他的“阿Q精神”就十分典型。一次,有位议员当众羞辱了林肯,他回家后,气得饭也吃不下,于是摊开信纸,给那位议员写了一封长信,用非常尖刻的语言将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美滋滋地上床睡大觉。
第二天一早,林肯部下要替他把信发出,他却将信撕了。部下不解,林肯笑着解释。“我在写信过程中已经出了气,何必把它寄出去?”
2、俄国作家契诃夫
不但自己有“阿Q精神”,而且极力将他的“阿Q精神”灌输给读者,让广大市民们在不幸降临时,以“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
契诃夫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生活是美好的》文章,其“腔调”和阿Q的“儿子打老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这段文字:“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已要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到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会欢乐无穷!”
细读并回味以上文字,我们便会感到。契诃夫的这套“理论”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