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照物不同:
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
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日,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
太阳日是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2、自转时间不同:
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了360度,用时23时56分4秒。
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度56分,用时24小时。
两者的差别在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如果地球不公转,那么以太阳或者恒星作为参考点都是一样的。
3、定义不同:
恒星日是地球转过360°后,与远处的恒星处于同一角度时的时间,对于地球来说,恰好转过360°。
而地球日是太阳光两次直射地球某一点(即太阳高度角最大,不一定是90°,随纬度和季节变化)时的时间差。这样一来,二者就有了差异。
4、平年闰年的数量不同
1、恒星日:平年有366个恒星日;闰年有367个恒星日。
2、太阳日:平年有365个太阳日;闰年有366个太阳日。
太阳日:即一昼夜。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需24小时。
恒星日: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恒星日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简单的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
两者之间的关系:
1、假设地球只有公转没有自转,那么“恒星日”就是0,而“太阳日”就是一年。
2、假设地球只有一面对着太阳公转(像月亮一样),那么'恒星日"只有一天而“太阳日”是0。
恒星日比太阳日略短的原因:
1、地球不只是绕着它的自转轴旋转,同时它还在绕着太阳公转。在地球完成一次自转的时间内,它在公转轨道上走过了约1/366。因此,当地球完成一次自转时,太阳不会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
2、如果以恒星日来衡量,经过一个恒星日,太阳还没有再次到达头顶,它需要1/366个太阳日才会出现在你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