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教材、预习到位
语文学科分数的区分度不高,差别不大,很多人认为翻来覆去的研习课本,没有多大用处,又有人听说高考语文以课外内容为主,以知识的牵移和运用为重点,课本学不学好不重要,不需要全力投入。
殊不知,这些想法是很幼稚的,我们即将使用的教科书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高考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它虽不等于全部的出题内容,但却是个范本,是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学到知识规律是重点,通过大量纯正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是难点。
二、精积细累、咬文嚼字
从高一就达到一个共识,文科的学习方法唯有两字——积累。语文知识广博,短时间里绝难有大的突破。而盲目的摘抄积累是不行的,必须要仔细、要反复、要记牢。
举个例子: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的知识,这样才能具备从同一实词或虚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
又如:为保证普通话的顺利推行,高考每年坚持在第一题中考查汉语语音。对于那些多音字、同音字,你是否做好应试的准备了?
三、动脑动手、相辅相成
所谓动脑动手就是勤思考、多练习。易于思考,乐于表达。我们所用的新教材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选作教材的编著理念相对超前,道德说教相对减少,而人文因素相对增加;
二除课本之外,还有读本,阅读量较大。可见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同学们不要做人云亦云的“复印机”的角色,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留意日常生活中时代感强的事件,广泛涉猎名家著作,让听说读写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语文学科重基础、重能力、重应用的导向。
一,多阅读,涉猎要广泛,提高现代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二,精读现代的文学作品,提高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三,逐字逐句精读课本中的古文,将古文中每一个字的意义读懂吃透。
四,多看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提升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五,读懂课本中经典的诗词名篇,增强诗词鉴赏能力。
六,系统地了解古代诗人的人物事迹,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七,多读多背诵名篇佳句。
八,在广泛的阅读中注重语文知识的累积。
九,掌握各种写作手法的好处和运用技巧,提升对写作手法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十,多写作,勤练笔,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