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后实施“3+3”高考新方案,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政治、物理、地理、生物、化学6门中任选3门(俗称6选3)。若是实施“3+1+2”方案,则是语数外,物理和历史必选一科,再在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中任选两科。
若按照以往统一行政班划分上课的话,不同选考科目的学生,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大大不同。不仅老师教学难度提升,还容易造成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因此,走班制应运而生了。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课,学校将根据整体学生选科情况,按科目安排课室和任课老师。学生根据个人选考课程,进行流动听课。
参照新高考形势,结合师资等实际情况,高一第二学期实行选科分班授课。
1、历史科:共12个班,招生在650人以内(约占38%),班额55人以内,含合并音乐舞蹈传媒班、美术班各1个(选科要求史政地)。
2、物理科:共20个班,招生在1100人以内(约占62%),班额55人以内,含体育班2个(选科要求史政地或物政地)、日语班2个。
选择擅长的科目
很多学生认为擅长的科目就是感兴趣的科目。其实,不是这样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感兴趣的科目我们未必擅长,同理,擅长的科目我们也未必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历史,喜欢谈古论今,但擅长的科目是物理,每次物理考试成绩都很好。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要选择既感兴趣又擅长的科目。
各科目的成绩跟排名
新高考采用“赋分制”,即考生的卷面成绩并不是考生的最终成绩,考生的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跟排名共同决定。赋分制是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比例赋予一定的分数,比如排名在前5%,赋予最高等级A+,赋分70分,以此类推。所以,高一选科的时候,高一学生不仅要看各科成绩,还要看各科目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