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高考改革相比,此次新高考改革的最鲜明特色是彰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由原来的“套餐选择”,改为一定意义上的“自助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学生选择权的增加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一是学生发展更全面,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碰撞融合,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学生成长路径更多元,选科组合强调个人兴趣特长,志愿填报也由学校导向转为专业导向;三是未来志向更明确,学生选定选考科目的同时也基本确定了报考专业范围,学习动力被有效激发。
第一、识别孩子的性格、兴趣、行为风格和职业倾向。家长们既可以通过性格分析相关的知识,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识别孩子的性格类型、平时的兴趣爱好、特长、未来的职业梦想等来识别孩子的特点。
第二、认真研究孩子最喜欢、最擅长的科目, 因为这样的科目才容易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家长平时,特别在初中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 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第三、选物理还是选历史, 一定程度上是确定未来的专业方向是偏文还是偏理, 因为大学的学科设置还是有着明显的文理性, 如没有选择物理, 原则上就无法就读工科类、医学、理科类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统计等,包括一些学校对心理学也提出物理或者化学的要求。如果真的不喜欢物理, 如果有可能, 选历史的同学仍然可以把化学或者生物当成一门科目来学习, 这样未来在高考的时候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