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词语解释题。
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文言翻译题答题。
文言文翻译四个步骤。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1)切。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2)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3)誊。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2)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高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②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我们又该如何云改正或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