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材贴近学生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试题选用大量与实践相关的题材,倡导教学中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展。如第4题选用的“金属材料加工常用工具”题材,第6题选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操作流程”题材,第10题选用的“常用电子元器件认知”题材等,都是学生实践课程中接触或关注的内容。
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以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如第1题选用的“恒温电烙铁”题材,第2题选用的“手持充电式紫外线杀菌器”题材,第15题选用的“拦截漂浮物的装置”题材,第17题选用的“窗帘自动控制电路”题材等。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关注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紧扣考试大纲,不出偏题、怪题,不出有争议的题,维护通用技术良好的教学环境。
选考电子控制部分,第10题考查的是基本元器件的认知,第11题考查的是对简单三极管控制原理及继电器电路中二极管作用的理解;第12题考查的是组合逻辑门电路分析;第13题考查电压比较器的应用;第17题考查了简单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应用与设计,具体电路只涉及了三极管、比较器、555电路、继电器等知识。全部内容无超纲,符合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要求。
命题过程中,始终贯穿引导教学回归基础与教材的思想,强调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教学回到问题的本质、思维的训练与提升上。
三、注重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卷围绕着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试题注重创新设计和物化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核。如第15题的“拦截漂浮物的装置”,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且草图方案有多种可能,有利于考核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的素养。同时引导教学中关注创新思维的养成,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14小题的钢板剪切机控制系统,以控制的角度,考查学生工程思维的素养,并结合第5小题的物化能力,形成有机的结合。
第17小题的窗帘自动控制电路,真实问题引领,以问题带出任务,结合电路分析、设计、绘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查了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
一、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特色
本次试卷除了延续以往对“图样表达”、“创新设计”、“物化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外,还较大幅度提升了“工程思维”的考查力度,进一步体现通用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如第3题的提高钢索夹紧装置可靠性的连接件选择;第7题的连杆机构受力形式分析;第8-9题的自动对位控制系统的分析;第14题的钢板剪切机的分析及第17题窗帘自动控制电路的分析等均从“工程思维”维度考查学生知识实际运用和决策分析能力,具有很强的技术味儿,凸显学科特色。第15题河面漂浮物拦截装置的设计与前几次考题比较,既延续了以往“通过设计把电机转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机械运动”的设计理念,又在此基础上对设计产品功能上做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强调了对“创新设计”和“图样表达”的考查。
二、基于真实的技术应用情境,强调技术问题的解决
本次试卷注重学科内容和真实情境相结合,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评价考生的能力。试题较多地选择基于实践活动、联系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的真实技术应用情境,如恒温电烙铁、手持充电式紫外线杀菌器、钢索夹紧装置、自动对位控制系统、钢板剪切机、河面漂浮物拦截装置、窗帘自动控制等。一方面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阐明面临的问题,考查学生对于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引领师生更为关注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教与学。
三、围绕学科内容,重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学科内容是核心素养形成和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次试题依据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强调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运用的基础和要求。如第4题工具的搭配使用、第5题尺寸的漏标、第6题选择合理的加工流程、第7题分析连杆机构受力形式分析、第10题传感器的选择、第12题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分析等试题强调学科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避免了从孤立的学科知识角度罗列知识清单,引导教学回归基础与教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