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国藩家风:重耕读,尚勤俭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缙绅之家,是标准的“耕读传家”者。曾国藩一生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晚年在写给弟弟曾国澄的信中,他总结其祖父星冈公遗留的家风家规,编成八句,即:“书蔬鱼猪,考早扫实;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曾国藩对子女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勤”。他曾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儿子每天起床后,衣服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的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
曾国藩在平时的家书家训中,谈得最多的是怎样读书的问题。他在给两个儿子的信中谈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既注重督促子女读书,也注重培养子女的品质。他教育子女戒奢戒骄,要求他们谨慎交友、善待友邻及仆从。曾国藩还把孝悌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非常看重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在曾国藩的家书里,写给弟弟们的信是比较多的,可见他对兄弟之情的重视。曾国藩所倡导的这些家风家训,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点评:在曾国藩良好家风的熏陶下,百余年来,曾氏家族人才辈出。曾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对今天的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的改善以及人才培养等仍具有启示意义。
2.卢永根:捐赠毕生积蓄
卢永根曾担任过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一职。任职期间,他顶住压力构建了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学校发展落后,卢永根四处筹措资金,用于发展多学科和奖励人才。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这是华南农业大学校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此外,他们夫妻二人还计划把身体捐献给医学事业。
卢永根夫妇慷慨捐赠的背后是他们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约——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铁架子床锈迹斑斑,几张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这些简易的家当,已经陪伴了他们几十年。“我认为生活过得好,不是单纯地追求所谓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方式。”卢永根说。
点评: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卢永根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鞠躬尽瘁,即便退休之后,仍捐出毕生积蓄扶持学校发展。
3.田家炳:把自己捐成穷人的富豪
2018年7月10日,一生致力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的知名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与世长辞,享年99岁。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在各地的“田校”,缅怀之情如潮水一样涌动。
把自己80%以上的总资产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在中国只有田家炳一人。从小读书少,是他最大的遗憾,因此,他最乐意到祖国经济落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资助教育事业以来,他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0多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他因此被誉为“百校之父。
他一边捐巨资,一边恪守节俭。他没有奢侈的生活享受,平时上下班或乘坐地铁或走路;一双鞋能穿十年,袜子也总是补了又补。他不喜欢排场,过80大寿,很多人要为他庆祝,他坚决不摆酒席。田家炳把精神财富看得比物质财富更重,他说:“身家1亿和10亿在生活享受上没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把钱用出意义来。我的生活过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这才让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点评:企业家的济世情怀应该被传承。田家炳、邵逸夫等人代表了一代华人企业家的精神高度。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老一辈华人企业家兴办实业的能力和兼济天下的情怀。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4、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6、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7、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9、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1、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2、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13、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14、勤为无价之宝。
15、雨水使大地青绿,勤劳使人敬佩。(柯尔克孜族)
16、当废墟上的国王,不如当果园的园丁。(哈萨克族)
1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18、一勤天下无难事,功夫不负苦心人。
19、居家不得不俭,创业不得不勤。
20、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从俭,不糜费财物,认识我们崇尚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