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课内容
书法艺考专业课主要考临摹、创作,部分院校需加试篆刻、白描、印稿设计、书法史论等。具体内容如下:
书法经典碑帖临摹与创作:临摹是对古代优秀名作进行选择并临摹,如楷书临摹选取古代经典楷书为范本,要求按照范本样式临摹,不能随意增减字数和改变字样排序,准确反映范本的用笔和结字特点,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创作则是根据学校给出的规定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创作,创作内容多以唐诗等历代经典古文诗词为主。创作并非只关乎性灵,但性灵是其命脉。
篆刻:大体上是白文印和朱文印的考察,一般以汉印为主,端庄古朴,横平竖直。篆刻的刻划在有限时间内最好要深入刻划。印稿设计一般考察细朱文,学生需用毛笔画出印稿。
书法史论知识:书法史论知识全是记忆性的知识,很简单。主要包括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代表书家及其作品风格、书法理论等内容。
(二)评分标准
书法艺考虽无绝对标准,但有基础标准,主要涉及作品的章法、字法、笔法、墨法。评分过程是同一分数段内作品的对比过程。在书法临摹科目中,一等作品要求字形准确,用笔精到,书写性较强,整体协调,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无错别字;二等作品字形准确,用笔精到,书写性较强,整体比较协调,气韵较为生动,无错别字;三等作品字形比较准确,用笔比较精到,整体比较协调,具备一定的书写性;四等作品字形不够准确,用笔不够精到,整体不够协调,书写性较弱;五等作品字形明显不准确,用笔不清晰,整体不协调,书写性差,未按要求完成答卷。在书法创作科目中,一等作品取法有源,结字妥帖,用笔精到,书写性强,整体协调,气韵生动,无错别字;二等作品取法有源,结字合理,用笔精到,书写性较强,整体较为协调,气韵较为生动,无错别字;三等作品取法有源,结字基本合理,用笔基本得当,具有一定的书写性,整体基本协调;四等作品取法不清晰,结字不够合理,用笔不够到位,整体不够协调,书写性较弱;五等作品取法无源,用笔不清晰,结字不合理,整体不协调,书写性差,未按要求完成答卷。
(三)试题示例
书体类:试题涵盖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秦始皇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统一为官体标准文字——秦篆;汉代流行的书体是隶书等内容。还包括各种书体之间的演变以及代表作品的考查,如汉隶的代表作品是《张迁碑》;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是行书;由宋徽宗赵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笔画瘦劲似铁,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是瘦金体等。
书家类:钟繇是三国时期魏初的大书法家,后世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张芝是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变章草字字区分为一笔书,气脉通畅,传世作品有《八月帖》《冠军帖》等,与钟繇并称“钟张”;索靖是西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书学张芝,擅草书,尤精章草,传世作品有《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等;卫铄是晋代女书法家,世称“卫夫人”,是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传说《笔阵图》为其所写等。
(一)通过率情况
书法艺考的通过率相对较高,大约在8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书法艺考的内容相对固定且具体,考试形式分为临帖、创作和篆刻。书法考生的通过率一般按考生总数的80%左右计算。普通人大约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最好报名参加艺术考试培训班,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更加稳定。虽然书法艺考的通过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考试本身简单。随着书法艺考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参加考试的人数也在增加,这导致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因此,考生仍然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和准备,才能确保自己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二)难度体现
从专业角度来看,书法艺考难度较大。书法评分标准不固定,即便你能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写出一模一样的感觉,也不一定能得到高分。书法不像绘画,临摹得一模一样就能得高分。书法艺考的难度主要在于它不仅需要考生具备天赋,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进行练习,也就是所谓的勤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步会相对较快。书法艺考的内容通常包括临帖和创作,临帖以楷书、隶书为主,创作则以行草为主,内容主要是唐诗。
书法艺考算是美术类当中比较难的。如果是绘画,假如你有天分,学一年也可能考进国内数一数二的艺术院校。但书法,一两年的功底基本没希望,就算你在这方面有天赋,除非是考取一些较低标准的学校。书法艺考需要天赋和勤奋,学书法的艺考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虽然书法高考考上大学的比例比普通高考要高不少,但人数少,整体通过率也不是最高的,所以要想过线还是有一定的压力。
书法艺考不仅取决于考生的书法水平,还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其他人的表现以及考生的发挥。老师的评分标准和心情也会影响成绩。要想在书法艺考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扎实的书法功底,还要了解考试规则和技巧,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