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进行的旋转运动。这种旋转使得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分析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在天文学中,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被定义为一个恒星日。恒星日是基于遥远的恒星作为参考点来测量的,因为恒星距离地球非常远,可以视为固定不动的点。通过观测同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即该恒星位于观测者头顶正上方)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经过精确测量,一个恒星日的时间大约是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比我们日常所使用的24小时制要短,这主要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而我们所使用的24小时制是基于太阳日的,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由于地球公转的影响而略长于恒星日。
综上所述,地球自转一圈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恒星日,大约是23小时56分4秒。
1、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理论上只有一半面对太阳为昼半球,另一半背对太阳为夜半球,两者之间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其中随地球运动即将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随地球运动即将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昼夜交替成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主要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2、时差
(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
(3)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4)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种/1°;4秒/1′,“东加西减”。
(5)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