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考生成绩依据排名比例以100分为最高分,40分为最低分,3分为一档逐次降低,最终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前四个等级各有5个小档。
最终排名前20%的成绩在A等级(100分-88分),排名在21%-55%的成绩在B等级(85分-73分),56%-85%的成绩在C等级(70分-58分),86%-99%的成绩在D等级(55分-43分),排名在最后1%的孩子成绩在E等级(40分)。
举个例子,比如小明同学最终考试物理成绩85分,天津市选考物理的考生共有25000名,在所有物理考生成绩中小明85分排在526名,那小明最终赋分是97分,那最终高考成绩就会是97分。因为25000名选考物理的考生只要是前2%也就是500名以内的孩子成绩都会被赋100分,501名-1250名的孩子都会被赋予97分,以此类推。如果85分排在2%的话那就会被赋为100分。
最终的成绩跟原始分的排名多少有关,这样就能保证选大理和大文的孩子成绩就可以放在一块比较了,主要看的就是孩子试卷得分比情况,也不会出现像以前文理成绩差距过大的情况。
新高考3+1+2赋分制的好处:一是极大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二是高考改革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们从小全面发展;三是以兴趣为引导,利于人才的成长培养,也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物理赋分是否容易得高分取决于多种因素,总体来说,物理科目在赋分制度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多为学霸,竞争激烈。物理作为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选择它的学生通常都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如果物理考试题目较为简单,导致大量学生获得高分,赋分后会显得不合理。相反,如果题目难度较大,虽然能区分学生水平,但也可能导致选考物理的学生数量减少。
其次,赋分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但也会受到选考人数和科目难度的影响。赋分制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排名,然后按照名次赋予分数。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但当选择相同科目的考生数量过多时,竞争会变得非常激烈,影响赋分后的成绩。例如,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学生在竞争理工科专业时具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最后,物理科目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物理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学习难度较高。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题目难度较大时,容易获得较高的卷面分数,从而在赋分时获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