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快雪时晴帖》是目前王羲之书法真迹之中的唯一一幅,尤其贵重,价值连城,甚至是无价之宝。
“书圣”王羲之在整个书法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是无与伦比,一部《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且也奠定了他书坛里的地位,但是对于这部《兰亭序》一直也是争论不休,为此还出现过兰亭论辩,对于他的真伪性。
而王羲之却真有真迹传世,这部传世之作,被誉为“天下法书第一”,而这部唯一传世真迹就是我们熟悉的《快雪时晴帖》,其艺术价值自然不必多说,无价之宝,而这部书法经典,还险些被贱卖美国。
众所周知,“书圣”王羲之的地位,在唐朝,尤其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推荐下,更加突出,成为一种典范般的存在,而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对《快雪时晴帖》,也是情有独钟,无论是什么时间段,都带在身边,就连睡觉都放在身边,可见,乾隆皇帝对其是一种挚爱。
并且还在上面书写了长题跋,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而到了溥仪这一代,还一度被溥仪带出了宫,差点以40万大洋卖给美国人。
其实,这部法帖,仅仅只有28个字,却成为了学“王”的最理想之作品,也是现存的唯一真迹,这幅作品,无论是笔法的精绝程度上,还是点画的打磨锤炼上,都是无与伦比的,堪称精绝之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