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8—15℃,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大多为一年两熟,北部部分地区两年三熟。
华北平原大体在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北则属于暖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春季旱情较重,夏季常有洪涝。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华北平原黄淮地区年均温14~15℃,京、津一带降至11~12℃,南北相差3~4℃。7月均温大部分地区26~28℃;1月均温黄、淮地区为0℃左右,京、津一带则为-5~-4℃。
全区0℃以上积温为4500~5500℃,10℃以上活动积温为3800~4900℃,无霜期190~220天。平原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南部淮河流域800~1000毫米,黄河下游平原600~700毫米,京、津一带500~600毫米。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面积广袤,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丘、徐州一带达5000米。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华北平原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关系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内力和外力。
内力作用:在地壳内部力量的驱动下,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经历了不同的地质过程。根据地壳运动的观点,黄土高原相对于华北平原整体上是上升的,而华北平原则表现出下沉的趋势。这种升降差异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应力作用导致的。
外力作用:在外力的影响下,尤其是水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具体来说,黄河和海河水系的流动将黄土高原上的泥沙大量搬运至华北平原,在这些河流的作用下,黄土高原受到侵蚀的部分在华北平原得到堆积,从而塑造了华北平原的地形特征。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在长期的内力作用下,黄土高原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而华北平原则表现为下沉;在外力的作用下,特别是通过黄河和海河水系的侵蚀和搬运作用,黄土高原的泥沙被搬运至华北平原并在此堆积,导致华北平原的地形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