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赋分制度下,出现“考的越低赋分越高”的现象,其实是一种相对性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赋分制度本身的特性和运作方式所导致的。
一、赋分制度概述
赋分制度,也称为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主要适用于选考科目(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通过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并依据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来实现对不同选课学生的公平评价。
二、赋分制度运作方式
成绩排序:首先,将同一科目所有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等级划分:然后,根据排序结果,将考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通常包括A、B、C、D、E等多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比例是固定的,如A等级可能占考生总数的17%,B和C等级各占33%,D等级占15%,E等级占2%。
赋分区间:每个等级对应一个特定的分数区间。例如,A等级的分数区间可能在90-100分(具体分数区间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而E等级的分数区间则可能较低。
计算赋分:最后,根据考生所在的等级和该等级内的相对位置,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出考生的赋分成绩。
三、“考的越低赋分越高”现象的解释
相对性:赋分制度下的分数是相对的,它取决于考生在全省或全地区考生中的排名,而不是绝对的卷面分数。因此,即使某考生的卷面分数较低,但如果他在全省或全地区的排名较高(即相对其他考生来说表现较好),他也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赋分。
难度差异:不同科目的难度可能不同,而赋分制度旨在消除这种难度差异对考生成绩的影响。因此,在某些科目中,由于试卷难度较大,考生整体得分偏低,此时即使某考生的卷面分数不高,但在该科目中相对表现较好,他也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赋分。
人数分布:赋分制度还受到选考人数分布的影响。如果某个分数段内的考生人数较多,那么这些考生在赋分后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导致他们的赋分相对较低。相反,如果某个分数段内的考生人数较少,那么这些考生在赋分后可能会获得更高的分数。
综上所述,“考的越低赋分越高”的现象在赋分制度下是可能出现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它更多地反映了考生在全省或全地区考生中的相对排名和表现,以及不同科目难度和选考人数分布对赋分结果的影响。
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也就是说不管选考此科目的学生考多么低的分数,按照规则排名前1%的同学的成绩就是100分,计入高考最终成绩。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排名确定了,等级也就确定了,赋值区间也就确定了。反过来讲,等级和赋值区间都是根据排名作为唯一依据而确定的。
每科等级成绩本质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绩,主要由考生在科目内所处的位次决定,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