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一冲,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A。
第一所院校的录取分数可以高一些,其后的则要按照院校今年可能的录取分数梯次降序排列。
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
如果第一志愿报低了,即便后面还报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高”校,则也只能“优先”被第一志愿的“低”校录取了。
当然,“冲一冲”也要慎重,不是盲目乱冲。
2、稳一稳,把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
B志愿要稳下来,填报你想去也进得去的学校。如果第一所院校录取不上,后面几所院校有可能都录取不上,就成为无效志愿了。
3、保一保,“保守”学校放在倒数第二。
平行志愿的倒数第1、2所院校一定要保底。各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大都只有一个志愿顺序,不再设置后续志愿。
如果在平行志愿这个志愿顺序上保不住底,在本批次就只有征求志愿的机会了。
不过,大家对通过征求志愿被院校录取的期望,不要过高!
就往年的录取情况看,有征求计划的院校在本批次的档次一般都较低。而且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完不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要相对减少。
4、垫一垫,最后一个志愿填报“垫底”学校。
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
这样,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顺序,可避免“高分低就”带来的懊悔,也防万一没达到较好院校的投档分,也有相应的院校可读,不至于落到低批次院校或落榜。
1、根据自身成绩及排名出发。高考志愿填报首要原则是从自己的分数和排位出发。参考往年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及录取考生的排名情况,避免自身因为填报志愿而造成退档。
2、选择自身感兴趣的专业填报志愿。考生根据自己分数所处位置,明确自己可以选择的学校,再梳理自己的兴趣、爱好、城市喜好、就业趋向等,选择出与自己分数和选择方向都匹配的学校。考生及家长需要认真阅读目标学校的《招生章程》和计划录取人数。
3、谨慎填报规避风险,高考志愿可填6个,因此,志愿之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不能将院校志愿全部填为热门高校。应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来设计,增加考生的录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