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的高考填报模式其实是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了高校,操作起来也更加灵活。对于考生而言,虽然可报考的专业大大增多了,与此同时被动调剂的风险也增高了。因此,考生报考前,一定要对所报院校及专业的选考科目有所了解。
新高考志愿中所谓“专业(类)+院校”,即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个院校+1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考生既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高考志愿中所谓“院校专业组”,即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必须相同。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院校专业组”模式则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院校专业组下还设有专业志愿,在填好每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后还需要填写专业组内的具体专业志愿。
院校专业组内的专业不用全部填完,每个省份对于专业志愿数量是有要求的,如上海在每个院校专业组下,考生最多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广东在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因为专业+院校的填报录取规则下,专业的细节要求主要有身体要求(即专业体检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一些特殊要求,当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有要求,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个环节。
首先学生们不要以为变成专业组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因为换成专业组之后录取难度其实是比以前要大了,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要好很多了,而这时候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需要初步的确认自己所要报考的学校的一个录取分数范围。
然后要根据院校的专业提出自己的一些选考的科目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最好最完整的匹配到自己所报考的院校专业组志愿,而我们在填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认为一个学校只能报一个专业组,并不是这样的,一个学校是可以同时报不同的院校专业组的,所以这种连续报考也是一个技巧。
在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到,自己报的这个志愿专业组里面有没有自己想学的专业,所以这些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