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高考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友情提示:若想知道更多2024高考志愿是怎么填的内容和数据,可在下载“蝶变志愿APP”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1、成绩和位次高低:作为考生直接被高校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层次、专业组和专业。包括总分或单科成绩、位次等各方面,同时考生还要注意院校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具体要求。
2、院校综合情况:对于考生来说院校的综合排名情况也是志愿填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毕竟需要选择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所以说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建设、办学地点(校区)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3、专业和就业:专业和未来的就业发展都是志愿填报之前就一定要考虑的范围,毕竟是直接关系到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专业,以及自身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
4、身体条件:国内的部分高校中,很多专业对于身体条件是有着一定的限制的,比如说视力、身高、病史等等,比如说军校等等,所以说还是需要重点关注心仪高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
温馨提示:想要知道自己高考能上什么大学,在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里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数据来源于各省教育考试机构公布的官方数据,而非某些产品的大数据采集数据,数据来源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