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目前已有不少高校禁止学生悬挂床帘。
据新疆医科大学网站3月27日消息,经学校相关部门研究,新疆医科大学集中回复了学生们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建议。其中,针对宿舍可否安装床帘问题,回复称:学生公寓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宿舍里悬挂床帘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床帘属易燃品,一旦失火,火势有可能顺着帘布急速蔓延,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学校统一要求不允许在学生宿舍安装床帘。
西北民族大学今年1月发布学生公寓管理办法,严禁学生在宿舍挂门帘、床帘(布帘),如有违反由教学单位责令立即拆除。
3月27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召开2024年春学期寝室长会议,也要求禁止私拉床帘等行为。
河北张家口学院近期还开展了“学生宿舍床帘专项整治”行动。
吉林农业大学2023年11月已发布《学生公寓安全防火工作安排》,严禁在寝室内悬挂床帘、吊椅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3年7月也发布《关于开展学生宿舍安全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禁止悬挂床帘。
挂床帘,起初是为了协调不同舍友的作息时间差。比如,我和舍友约定,只要有人在睡觉,就必须关掉大灯。但是,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还有人习惯睡午觉。于是,大灯常年关着,大家躲在床帘围成的小空间里,打开小台灯。
此外,小小床帘还暗含“领地意识”。寝室面积不大,如果两人并肩,难以通过床铺之间的过道。床帘发出无声的提醒:个人物品不要超出帘子圈定的范围。
渐渐地,床帘成了心照不宣的暗示:拉上了,说明在做正事,请勿打扰;拉开了,则又聚在一起,欢声笑语。有时回到宿舍,看到放下的几幅床帘,我会有意识地轻轻带上门。各人的“正事”也有不同:有人用电脑码着论文,有人在做平板支撑,有人对着数学题焦头烂额。床帘见证着这些不愿向外人道的努力。
照我的观察,这样的“床帘”文化正在扩圈,甚至已经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一个标志。前几天大热的“列车下铺挂床帘事件”,就源于两名年轻人在自己的下铺床位挂上了帘子,结果和老年人发生了“观念的碰撞”。有人据此指出,年轻人更遵从一种边界感分明的行为模式,这也更符合今天的社会认知。
我想,床帘折射出大学生对于宿舍内隐私权的普遍期待,也是年轻人追求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边界感:哪怕共用一个屋子,也期待有“小小”的自己的空间,而不是360度的无死角地向舍友展示,这不是矫情。至于,床帘可能造成的消防隐患等问题,其实可以通过消防演练、教育宣传等形式来解决。
床帘,守护的是大学生的隐私刚需,守护的是大学生的边界感,希望高校推出管理措施时能关注到大学生的这种正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