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紧扣三线逻辑
以“三线”为基础,高考命题坚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命题原则。
以英语作文题目与语文作文题目为例,23年高考中英语与语文的作文题目中均出现与讲述中国故事,发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题目。所以,认为在24年的高考题目中有很大可能延续这一出题风格,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论述、传播时代精神。
23年英语高考全国卷应用文写作试题的新动向,就体现着这一原则,预示着今后英语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能力:
1.用英语描述事件、描述个人经历和事物特征的能力;
2.描述、概括真实的经验和事实的能力;
3.传递信息、论证观点、表达情感的能力;
4.对观点、事件、经验进行阐释和评论的能力等。
“无情境,不成题”是指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概而言之,高考试题要通过特定的任务驱动和情境创设,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02试题开放性不断提高
由《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编撰的2024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4)》重点提到:高考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科学设计试题设问,优化试题呈现方式,降低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
进一步加大对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不断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加大试题的区分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那些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脱颖而出,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
这意味着试卷整体结构在保持平稳的同时,题型会进行创新,内容涵盖更加广泛,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死知识。
03考查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育部在最新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考命题应当充分展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具体而言,高考命题要侧重于对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这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展现。
同时,命题还要特别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鼓励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各省市的逐步深入,高考命题也在不断创新,以更好地体现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注:如果同学们想了解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预测的详细信息,可以下载“蝶变志愿APP”。蝶变志愿APP是一款功能齐全,性价比超高的软件,蝶变APP内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可靠,全部来源于各大官网,考试院,同学们可以放心使用。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53万,比2023年多出62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令人瞩目的是,这其中还有大约413万的复读生(占高考人数的三分之一),而2024年本科录取名额预计为450万,仅比复读生人数多了37万。
2024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录取名额却趋于平稳,大约有2/3的考生与本科无缘。
考生不仅要和应届生竞争,还要和三分之一的复读生竞争高考学额,升学压力更大了。
同时,2024年,对于部分省份(第5批高考改革的8个省份)而言,是最后一年实施老高考方案。
这意味着这些省份的考生将面临着一个特殊的考试环境——既要适应老高考模式下的知识结构和考试要求,又要为即将到来的新高考做好充分准备。这种过渡状态无疑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和备考难度。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备考策略,既可以利用老高考的经验和优势,也可以提前了解和适应新高考的变化和要求。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