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和211侧重体现学校综合实力,“双一流”侧重体现学校学科建设
无论是“985”的39所大学还是“211”的115所大学,均是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可以理解为是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认知,并不体现单独学科在学术领域的学科建设情况。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取决于大学整体建设评价以及学科建设评价两个方面,“双一流大学”的评定侧重于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建设。
2、985、211大学存在重复,“双一流”大学不存在重复交叉
所有的985高校均为211高校。“985”大学均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称部属高校;除985外的“211”大学则多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属性更强一些。
“双一流”则是相互平行的两个评价体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专业发展。
3、985、211大学不再评选,“双一流”大学名单动态变化
985、211大学名单确定已有近20年,这两项工程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为止名单尚未发生变化。
“双一流”大学名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的。
“双一流”和“985/211”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各有特色和优势,适合不同需求和目标的学生群体。其中,“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而“985/211”则是对中国顶尖大学的分类。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包括:
评定侧重点不同。“双一流”侧重于对学科的评定,鼓励学校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学科竞争力,而“985/211”侧重于对大学的整体评定,基于学校的综合实力。
动态调整不同。“双一流”实施动态调整,每五年进行一次评选,有机会让非“985/211”的高校晋级为一流大学,而“985/211”的高校名单一旦确定,则相对固定,不会轻易增减。
社会认可度不同。虽然“双一流”的建设时间较短,但已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一些“双一流”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青睐,而“985/211”高校由于其历史悠久和学术积累深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因此,选择“双一流”或“985/211”大学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对学校及学科特色的偏好来决定。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