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孔子名叫孔丘,字仲尼,孔子晚年的时候喜爱读《周易》,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导致系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好几次,后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在关于孔子的一篇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写道:“读《易》,韦编三绝。”这一词由此而来。
传至后世,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读书努力认真的人,以作勉励。小时候读书时,你可能会学习到这样一个成语—韦编三绝,那么你知道这个成语的由来吗?我们后世所知的成语大多来自历史事实、前人事迹、寓言传说以及古人的名言等,而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正是从一位古人的故事中诞生出来的。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的启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人前显耀,就得背地里受罪,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满园梅花香。克服投机取巧的思想,扎实读书,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很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