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是指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也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的。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儒家有五位圣人,分别为: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儒家五圣在儒家学派中占重要地位,为历代儒客尊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至圣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人,生活在春秋时期。他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孔子创建了儒家学派,他周游列国,并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整理编纂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二、《复圣颜渊》
颜渊被尊称为“颜子”,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从十四岁开始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颜渊能够完全理解孔子所讲的高深道理,并能从中领悟更多。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位贤者,而颜渊是其中的首领,被後世称为“复圣”。
三、《宗圣曾参》
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之一,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称为“曾子”。他在十六岁时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真传,并积极传播儒家思想,推行儒家主张。曾子提倡修齐治平的政治观,主张内省和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然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他在儒家文化中承上启下,具有开宗立派的重要地位,因此被尊称为“宗圣”。
四、《述圣子思》
孔子的孙子子思被尊称为“子思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传承自曾子,曾子又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思想由曾参传给了子思,而子思的门人又将其传给了孟子。所以,子思和孟子被称为思孟学派,他们在孔孟的思想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史记》记载了子思写作的《中庸》一书。子思在儒家学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述圣”。
五、《亚圣孟子》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儒家学派代表。他提倡“仁政”,强调君主应该关心民众的福祉,主张君臣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他的思想被收录在《孟子》一书中,并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被广泛引用。孟子和孔子一样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