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八县市一中2024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王莹

2024福建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期中联考于近期开考,本次考试对考生影响力大试题参考价值大,为方便大家复习,小编在下文为大家整理了福建福州八县市一中2024高三期中联考的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看!

2024福建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期中联考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点击查看

学科网 zxxk.com学科网 zxxk.com

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联考

高中三年语文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材料二: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材料三: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杂种优势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时为20世纪50年代。此外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

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材料四: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袁隆平进而写道,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相差悬殊。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

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捍卫了真理。

—— 节选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甚至在当代,毛泽东也认为,吃饭是世界上最大的事情。

B、袁隆平认为人工去雄产生的杂交种子,无法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而培育雄蕊不育的“母稻”

   进行授粉杂交,其产生的杂交种子可用于生产。

C、袁隆平选择世界级难题作为攻关方向后,他顶住一些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没有选择退却,

   即使该方向已经被其它国家的科学家研究过。

D、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优势的国家,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水稻19亿多

   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因为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所以

   大都选择了退却。

B、把杂交稻说成是“三不稻”,这是贬斥杂交稻且罔顾事实的说法,该说法不但缺乏科学理论依

   据,而且还会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损害。

C、双季晚稻、一季中稻大多为杂交稻,与南方生产的双季早稻相比,不管是品质还是销路方面,

   都要好很多。

D、杂交水稻的产量、品质与品种有关,我们不能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判定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的优劣。3、与袁隆平在写信驳斥“三不稻”时所持心态与所用方法最为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陆游在《春日杂兴》(其四)一诗中写道:“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饭直千金。身为野老

      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谕与批判。

    B、《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基本事实,指出“来

      自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物价水平,如2015年降低其消费物价水平1-1.5个

      百分点”等,驳斥了“美国吃亏论”。

    C、李斯在被逐的路途上写到:“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

      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批驳了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进言驱逐客卿的错误行为。

    D、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

      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批驳了当时社会“送去主义”的做法。

4、结合材料,请简要概述袁隆平能够成为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的原因。(4分)

                                                                                       

                                                                                        5、结合材料四,简要说明袁隆平在信中驳斥“三不稻”的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林家铺子

茅 盾

凄凉的年关,终于也过去了。镇上的大小铺子倒闭二十八家。欠了林先生三百元货账的聚隆与和源也毕竟倒了。

初四那天晚上,林先生勉强筹措了点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商量明天开市的办法。林先生早就筹思过熟透:这铺子开下去呢,眼见得是亏本的生意,不开呢,他一家三口儿简直没有生计,而且到底人家欠他的货账还有四五百,他一关门就更难讨取;惟一的办法是减省开支,但捐税派款是逃不了的,“敲诈”尤其无法躲避,裁去一两个店员罢,家里呢,也无可再省。他觉得只有硬着头皮做下去,他的亏空可能还可以补救。

但要开市,最大的困难是缺货。没有现钱寄到上海去,拿不到货。上海打得更厉害了,赊账是休转这念头。卖底货罢,他店里几乎已淘空,就剩些脸盆毛巾之类,存底还厚。

大家喝了一会闷酒,一个伙计忽然说:

“乱世年头,人比不上狗!听说上海虹口一带人逃光了,东洋人凶得很,不许搬东西。上海房钱涨起几倍。逃出来的人都到乡下来了。昨天镇上就到了一批,看样子都是好好的人家,现在却弄得无家可归!”

寿生听了这话,猛的想起了一个好办法,对林先生说道:

“师傅,这是机会。上海逃来的人,总还有几个钱,他们总要买些日用的东西,是不是?这笔生意,我们赶快去张罗。”

第二天清早,开门鞭炮响过,林家铺子布置得又是一新。新正开市第一天生意不错,到下午四点多钟,居然卖了一百多元,是这镇上近十年来未有的新纪录。

只有一点,使林先生扫兴。铺子的存户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和张寡妇,①不知听了谁的怂恿,都借“要量米吃”的借口,来预支利息;不但支利息;还想拔提一点存款呢!这三位一个是老头子,两个是孤苦的女人,软说不肯,硬来又不成。林先生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去求求商会长帮忙。

上灯时分,林先生又在铺子里花几块钱办了一席酒单请商会长,商会长应承了,还夸奖林先生做生意手段高明。②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一笑,伛过身体来说道:

“有一件事,早就想对你说。镇上的卜局长不知在哪里见过令爱,极为中意;卜局长年将四十,还没有儿子,屋子里虽则放着两个人,都没生育过;要是令爱过去,生下一男半女,就是现成的局长太太。呵,那时,就连我也沾点儿光呢!”

林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难题,怔住了。

晚上回到家里,一五一十对林大娘说了。还没说完,林大娘的呃就大发作,光景邻舍都听得清。她勉强抑住了那些涌上来的呃,喘着气说道:

“怎么能够答应,呃,就不是小老婆,呃,呃——我也舍不得阿秀到这样人家去做媳妇。”

 ③ “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

“呃,我们规规矩矩做生意,呃,难道我们不肯,他好抢了去不成?呃——”

“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林先生低声说,几乎落下泪来。

这一夜,林家夫妻都没有好生睡觉。

天刚发白,林先生就起身,眼圈儿有点红肿,头里发昏。可是他不能不打起精神招呼生意。午饭的时候,寿生悄悄告诉道:

“外边又有谣言,说是你拆烂污卖一批贱货,捞到几个钱,就打算逃走!”

林先生又气又怕,开不得口。突然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直闯进来问道:

“谁是林老板?”

林先生慌忙站了起来,还没回答,两个穿制服的拉住他就走。

那天下午,林先生没有回来。

上灯时分,商会长来铺子带给寿生一个消息:林先生被国民党党部扣住了,为的外边谣言林先生打算卷款逃走,然而林先生除有庄款和客账未清外,还有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张寡妇三位孤苦人儿的存款共计六百五十元没有保障,党部里是专替这些孤苦人儿谋利益的,所以把林先生扣起来,要他理直这些存款。

寿生吓得脸都黄了,呆了半晌,方才求道:

“会长先生,求你想想法子。师傅和你老人家向来交情不差,总求你做做好事!”

“你师傅的事,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只是这件事现在弄僵了!老实对你说,我求过卜局长出面讲情,卜局长只要你师傅答允一件事,他是肯帮忙的;我刚才到党部见你师傅,劝他,他也答应了,那不是事情完了么?不料党部里那个黑麻子真可恶,他硬不肯——”

“难道他不给卜局长的面子?”

“就是呀! 黑麻子反而噜哩噜说了许多,卜局长几乎下不得台。两个人闹翻了! 他们不同你讲理! 谁有势,谁就有理! 你去对林大娘说,放心,还没吃苦。不过要想出来,总得花点儿钱!”商会长说着,伸两个指头一扬,就匆匆地走了。

夜里,送去二百元后,寿生和林先生一同回到了铺子。

林先生叹了一口气,有声没气地说道:

“让我死在那边就是了,又花钱弄出来!没有钱,大家还是死路一条!”

又叹一口气,哽咽着说:“货是挖空了!店开不成,债又逼的紧――”

第二天林老板卷款逃走的新闻传遍了全镇。④林家铺子终于倒闭了。

来了几个警察,拿着木棍站在铺子门口阻拦那些看热闹的闲人。

“怎么不让我进去?我有三百块钱的存款呀!我的老本!”朱三阿太扭着瘪嘴唇,弩起了一对发红的已经凹陷的眼睛,发疯似的反复说着一句话:“穷人是一条命,有钱人也是一条命;少了我的钱,我拚老命!”。张寡妇抱着五岁的孩子在那里哀求警察放她进去。她一边哭,一边喃喃地诉说着:“阿大的爷呀,你丢下我去了,你知道我是多么苦啊!强盗兵打杀了你……绝子绝孙的林老板又倒了铺子,——我十个指头做出来的百十块钱,没了!啊哟!穷人命苦,有钱人心狠——”陈老七跺着脚和警察动手。陈老七站在最前,已经挨了几棍子。闲人们大乱。朱三阿太老迈,跌倒了,张寡妇慌忙中落掉了鞋子,给人们一冲,也跌在地下,她连滚带爬躲过了许多跳过的和踏上来的脚,站起来跑了一段路,方才觉到她的孩子没有了。她带哭带嚷的快跑,头发纷散;待到她又跑过那倒闭了的林家铺面时,她已经完全疯了!                                        —— 1932年6月(节选,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部分,写乡镇许多大小铺子纷纷倒闭,由此切入林家铺子继续艰难开业和最终还是难

      逃倒闭命运这两个关联话题。

   B、年将四十的卜局长想娶林小姐,在铺子前途与女儿幸福的大事上,林母选择了后者,体现了她

      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亲情观和家庭观。

   C、林先生虽身处困难,但仍苦苦挣扎做生意,为了铺子去巴结商会长,答应卜局长婚事,卷款逃

      走,就为了体现其刻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一面。

   D、文章结尾部分写林家铺子的倒闭使朱三阿太张寡妇陈老七等人失去了生存的依靠,受到致命的

      打击,拓展了作品映照生活的深广度。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暗示可能有同业者为了挤倒林家铺子,唆使将钱存在铺子的存户去提取本息。

B、句子②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商会长内心对林先生精明能干的欣赏。

C、句子③中“不过”一词表达出的犹豫,与上文林太太对女儿婚事的反应对比,形成了张力。

D、句子④中“终于”一词流露出林家铺子无法避免倒闭的无奈与某些人的幸灾乐祸之情。

8、社会环境一般是指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综合。请

   从社会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概括本文社会环境的特点和该环境对林家铺子的影响。(4分)

                                                                                       

                                                                                        9、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家的任务,茅盾先生巧用心思,体现了高超的“讲故事”艺术。请从小说的情

   节构思角度,结合文本点评本篇小说用了哪些“讲故事”的艺术,使小说结构集中紧凑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先生之于文,可谓闳中肆外②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兀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③,细木为桷④,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⑤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⑥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⑦也。”

                                                ——《古文观止·卷八·进学解》(有删改)

〔注〕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②闳中肆外:闳,博大。肆,奔放。指文章内容丰富,文采奔放。③杗:房屋的大梁。④桷:方形的椽子。⑤班资:官阶和资格。⑥訾:指责。 ⑦豨苓:朱苓,一种药用真菌。

10、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然而公A不见信B于人C私不见D助于友E跋前F疐后G动辄H得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率,本文指全都、一概,与《六国论》中“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率”词义相同。

     B、凶邪,本文指邪恶的人,与《谏太宗十思疏》中“邪曲之害公也”的“邪曲”用法不同。

     C、济,本文指补益、帮助,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词义不同。

     D、博士,本文指韩愈当时在国子监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与现在所说的“博士”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认为方今圣主贤臣注重选拔和造就人才,故诸生只需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

       无须担忧用人不明不公。

    B、先生诵读六经、诸子百家书籍,纪事必记其要,纂言必究其义,学习不厌其多,务求所得,

       兼收并蓄,一年到头孜孜不倦。

    C、先生以工匠量材、医师选药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比较各人的短处,衡量各人长处,

       即用人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D、先生举孟轲、荀况二儒,尚且不遇于世;而自己被投闲置散,也无可抱怨。若还不知足,就

       等于要求宰相以小材充大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头兀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2)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14、请结合材料具体说说韩愈“业精行成”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献钱尚父①

贯 休〔唐代〕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②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注〕①钱尚父:即钱镠,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②龙骧凤翥(zhù):形容发奋有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首联以精炼的文笔,描写出钱镠虽富贵逼人,但内心极不自由,奋发有为气势难收。

B、颔联的“满堂花”表现了钱镠的风流儒雅,“一剑霜寒”则表现了钱镠治理东南举重若轻。

C、颈联运用听觉触觉结合、夸张等手法描写战斗场面和钱镠的军力之盛。

D、尾联称颂钱镠固守东南,像擎天之柱,其功业成就不逊当年的万户侯。

16、古人评价该诗:纵观唐诗,此诗“刚猛霸气”,最为“豪放”。请结合颔、颈两联,分析“刚

    猛霸气”体现在哪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荆轲刺秦是我国战国历史上最重要也最受争议的一个事件。赞誉者有司马迁、陶潜,非议者有苏洵。苏洵在《六国论》中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所表达的感情,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类似。

(3)古诗词中常用衣服颜色来表明人物身份,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一个人若没有特殊的才能,他无法离开祖辈生活的这片土地,他的子孙①     。这就是说,同一个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它的复杂性和组织性是世界少有的。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性化。

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传统中国把社会关系归纳成五种,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在这五种社会关系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两种虽不是家庭关系,却也可以看作是家庭关系的延伸。譬如君臣关系,被看成是父子关系;②      。这还只是主要的家庭关系,此外还有许多。在中国最古老的辞书——著于公元前的《尔雅》一书中,有关家庭各种关系的名称有一百多种,其中多数在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当的词语。

中国的祖先崇拜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一族人,他们追溯首先在这地方定居的祖先,敬拜他。③      ,作为一个巨大复杂的组织,这样一个象征是必不可少的。

18、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绝子绝孙的林老板又倒了铺子,——我十个指头做出来的百十块钱,没了……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

D、“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的杜鹃花目前已处于盛花期,虽然有部分还正   ①  ,但已是极为壮观。

……

不到麻城,难以感受到杜鹃花的火热,不上龟峰山,更难以想象什么叫“花的海洋”。与其他地方不同,龟峰山的杜鹃不是一点点、一枝枝,而是一丛丛、一片片,它们前后呼应地来,大张旗鼓地开,浓墨重彩地艳……这里的杜鹃花品种非常纯正,主要以红色为主,它们一树挤着一树,一片叠着一片,一坡重着一坡,一岭遮着一岭,漫山遍野,竞相绽放。徜祥于杜鹃花丛中,就像在无边的红霞中穿行。登高四望,万顷花海映入眼帘,铺天盖地,大气磅礴,“大别山上最美丽的红飘带”果然     ②     。

龟峰山上不仅有杜鹃花的柔媚,还有山的坚毅、松的挺拔,那高耸直挺的龟山松守候着杜鹃花,形成    ③    、红绿相映的和谐之美。导游说,杜鹃花是英雄花,麻城是革命老区,是烈士的鲜血化作了这满山的映山红。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文段中“更难以想象什么叫‘花的海洋’”中的“什么”,与下面两个句子中的“什么”三者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3分)

(1)“什么不知道,昨天我还提醒你来着。”

                                                                                      

(2)“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与“它们一树树,一片片,一坡坡,一岭岭”相比,表达效果好在哪里?(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材料二:《红楼梦》中薛宝钗咏柳时说:“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说过:“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是必须把握好的一对重要关系。”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也是这样的,既要依靠自身内力,往往也要借助外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语文科评分细则

1.D.答案解析:偷换概念,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水稻不能等同于杂交水稻。数据表达错误:原文是近2000亿千克。

2.A.答案解析:因果关系有误。因为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所以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原文只说: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并没有提到“所以大都选择了退却”。

3.B.答案解析:A.所用方法:写实,即景抒情。所持心态: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讽谕与批判。非驳论。B.所用方法:摆事实。所持心态:较为平和的语气,坚定、科学的态度。驳斥对方观点。C.所用方法:作比喻。所持心态:较为委婉语气、充满惶恐。驳斥对方做法。D.所用方法:类比。所持心态:讽刺。驳斥当时社会现象。

4.答案及赋分点:⑴内在因素:①青年袁隆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的坚定决心。②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 ③袁隆平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且具有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答对一点得1分,不超过2分)

⑵外在因素:①历史悠久,物种丰富。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②地理位置优越。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③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科研大协作。④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

(答对一点得1分,不超过2分)

5.答案及赋分点:⑴提出(质疑)对方错误观点。(1分)

⑵摆出事实(1分),从产量方面说明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作用(1分),从质量方面说明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1分)。

⑶进一步阐释说明(采用让步思维)(1分),指明个别品种的优劣不能用来概括一般(1分)。

6.C.答案解析:“就为了体现其刻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一面”错。“巴结商会长,答应卜局长婚事,卷款逃走”体现了他懦弱胆小、自私残忍的一面。

7.B.答案解析:“写出商会长内心对林先生的赞赏”错。是写出商会长内心对林先生的阴谋算计。

8.答案及赋分点:

(1)社会政治角度: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社会动荡,百姓逃难到镇上,使林家铺子有了重新开业的喘息机会。②镇上国民党党棍酷吏的捐税派款、敲诈勒索与人身迫害,推动林家铺子一步步走向老板卷款逃跑并倒闭的命运。

(社会政治角度2分,任答一点就2分;每一点中环境特点1分,对林家铺子的影响1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经济角度:①林家铺子的亏空没有弥补,存户不信任自己的经济可以得到保障,要求预支利息或提款,间接导致铺子维持艰难。②其他同业者破产,城乡商业萧条,经济凋敝,决定林家铺子必将倒闭的命运。

(经济角度2分,任答一点就2分;每一点中环境特点1分,对林家铺子的影响1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答案及赋分点:

①以林家铺子为线索。围绕着林家铺子的挣扎倒闭展开故事,使情节集中紧凑,简洁有力。

②时空相对集中。大小故事以林家铺子为主要场景,时间集中在年后二三天,形成了严密集中的艺术结构。

③利用对话加快情节节奏。通过对话完成了林家被逼婚、被抓捕迫害、被敲诈勒索等情节叙述,使小说结构紧凑集中。

④情节前后照应。镇上铺子倒闭二十八家与林家铺子倒闭前后照应,使情节显得严密紧凑。

⑤情节对比。铺子重新开张的良好局面与最后的无奈倒闭形成对比,对女儿婚事的不同态度对比,使情节严谨紧凑。

(一点2分,任意答三点就满分。每一点中概括艺术手法1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0.CEG.答案解析: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

11.B.答案解析:A项正确,B项《谏太宗十思疏》中“邪曲之害公也”中的“邪曲”是品行不正的人。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两者用法相同。C项济:文中指补益,帮助。“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指渡河。

12.C.答案解析:“即用人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表述错误,应是即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

13.答案及赋分点:

(1)您的头顶秃了(头发没了),牙齿掉(缺)了,这样一直到死,有什么好处呢?不知道忧虑反思这些,倒反而来教导别人干什么呢?”(得分点:“兀”“裨”“教”各1分,语意1分)

(2)荀况恪守正道,发扬光大宏伟的理论(儒家大道),因为逃避谗言到了楚国,被废黜而死在兰陵。(得分点:“大论是弘”宾语前置1分,“逃谗”1分,“废死”1分,语意1分)

14.答案解析:

①先生为学非常勤勉,熟读六经诸子,叙事之文记其要,论说之文究其义;

②先生博取先秦西汉诸家文字之长,写作古文已得心应手;

③先生敢作敢为,通晓治道,为人处事,可谓有成。

这三个方面,①②体现“业”,③体现“行”。

15.A.答案解析:“不自由”理解有误,应指钱尚父飞黄腾达的势头难以遏制,富贵袭来由不得自己做主,第二句强调了钱镠奋发有为,主政东南的形势难以收住(已成必然)。

16.答案及赋分点:

①颔联通过“满堂花”“三千客”“一剑”“十四州”等夸张的用词(或“壮阔的意象”角度)(1分),描绘了钱尚父在东南宾客如云、统治面积广阔的霸业画面(1分),刻画了钱尚父勇猛威风的形象,风格豪迈,气势刚猛霸气。(1分)

②颈联通过“鼓角揭天”、“风涛动地”等夸张的用词(或“气势恢宏的意象”角度)(1分),突出了战事的宏大激烈场面(1分),展现了钱镠所向披靡的英雄气势,境界豪迈,气势刚猛霸气。(1分)

17.答案及赋分点:(1)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3)①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②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③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每空1分,共6分,有多字、漏字、错字等该空不给分)

18.B.答案解析:例句为解释说明。A项,破折号表转折;B项,表解释说明;C项,补充说明;D项,表话题突转。

19.答案:①也只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②朋友则被看作是兄弟关系 ③祖先成为家族的共同象征

(评分参考:每空2分,共6分。)

20.答案示例及赋分点:①含苞欲放 ②名不虚传 ③刚柔并济

(评分参考: 每空1分,共3分,答案不唯一,不是成语不给分)

答案解析:①语境是当前是麻城杜鹃花盛放的季节,但仍有一小部分还没完全绽放,可填“含苞欲放”。含苞欲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②语境是当登上大别山看到杜鹃就像红丝带,和相传的“大别山上最美丽的红飘带”的说法相应,可填“名不虚传”。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③根据“有杜鹃花的柔媚,还有山的坚毅、松的挺拔”可知,杜鹃花和龟峰山柔美与刚毅结合在一起,可填“刚柔并济”。刚柔并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

21.答案及赋分点:①文本中的“什么”是疑问代词;②(1)句中的“什么”用于否定,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③(2)句中的“什么”表示愤慨、不满。

(评分参考:答对一个1分,三个3分)

答案解析:①文本中的“什么”是疑问代词,问“什么是花的海洋”;②(1)句中的“什么”用于否定。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③(2)句中的“什么”表示愤慨、不满。

22.答案及赋分点:①原句不仅运用排比,还包含了拟人(比拟)和反复,修辞手法更多样,语言表达更生动,一唱三叹,韵味悠长;②原句中的动词“挤”“叠”“重”“遮”准确生动,更加突出了龟峰山的杜鹃树多花繁、面积广阔,与后文的“竞相绽放”相呼应;③原句语言更形象生动优美,与文段的风格更为一致。

(评分参考: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满分)

答案解析:首先要找出两者的不同,第一处考虑修辞,原句除了排比,还运用了拟人和反复的修辞,语言表达生动,一唱三叹,韵味悠长。第二处中间嵌入了动词,写出动词的好处。“挤”“叠”写出了杜鹃树多,开的花繁茂,“重”“遮”写出了杜鹃树占地面积广。第三处考虑语言风格,与整个语境的优美生动更为相符。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材料二:《红楼梦》中薛宝钗咏柳时说:“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说过:“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是必须把握好的一对重要关系。”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也是这样的,既要依靠自身内力,往往也要借助外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次作文的写作方向及写作内容,意在引导考生对学习、为人、成事、人生经历等的思考: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既要依靠自身因素,又要借助其他外物。材料摘自《劝学》和《红楼梦》的相关内容,材料一“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说明要到达远方或渡河需要外物相助;《红楼梦》中薛宝钗借咏柳寄寓了善借外力,成就自我。在写作提示语中,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又在强调说明“用好外力与激发内力的关系”。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理想等进行立意,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借助外力、外物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可以是他人(老师、父母、朋友等人)的帮助,借助他人的智慧、经验、资源;也可以机遇、平台、时代国家的大背景、大环境等,更好地帮助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提升。

将借助外物、外力与自身努力构成二元思辨关系进行论证。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辩证分析:①从借助外力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努力,只依靠外力而没有自身的努力,最终也无法实现自我提升;②从需要自身努力外还要选择借助正确的外力。比如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的人和事物。如,选择优秀的导师,可以指导我们的方向、给予我们经验;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③从借助外力需要有一个度,在借助外力的同时,保持自我思考和独立性。

【参考立意】

1.精琢己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

2.自我努力诚可贵,他山之石价更高。

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远眺。

4.给你一阵风,你也要振翅飞翔。

【关于“等级评分”】

文章要贴近时代,力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评分标准:

1.本次作文建议分四个等级打分:第一等54-60;第二等45-53分;第三等36-44分;第四等0-35分。建议从45分切入。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差文章也要敢打低分。

2、一类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能辩证分析“借助外物”和“自身努力”的关系,能把文章立意与考生个人生活体验、时代问题、人生经历等相联系,分析其辩证性,有现实意义。

二类卷,深入思考“借助外物”和“自身努力”,有理有据,说理充分,有一定个性化思考认识。

三类卷,只完成“借助外物”这个论题的论证,未触及二者关系,罗列现象或结构不够完整。

 

 

一类(60-54)

60-58

57-56

55-54

二类(53-45)

53-51

50-48

47-45

三类(44-36)

44-42

41-39

38-36

四类(35-0)

35-25

24-14

13-0

3其他评分要求:

(1)书写与卷面应该作为赋分的一种参考标准。书写美观,卷面漂亮,在赋分区间可酌情加2分;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在赋分区间可酌情加1分左右;书写潦草,卷面不洁,在赋分区间可酌情扣1-2分左右。书写潦草、卷面不洁者一般不宜评54分以上。

(2)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 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5分为止;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3)书写字数600字左右,在整体赋分的基础上,减4分;字数500字左右25分,400字左右20分;300字左右15分;300字以下不超过10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

【参考例文】

借助外物,获得发展

冲浪时,滑板唯有借助海浪起伏的力量,方能在水面自由翻越。同样地,面对以个人之力无法企及的目标时,唯有分析局势,适当借助外物,方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借助外物不是完全依靠别人,也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别人的经验方法来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走出困境。华为创业初期,任正非面临着缺市场、缺资金、缺人才的三难问题,他深知自己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外物突破困境。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令他眼前一亮,他决定借鉴其经验,从未被开发的农村起步来开发市场,逐渐壮大。

他通过电话推销的方式逐步扩大市场;为提高创新水平,他不惜花重金聘请数码领域的高端人才;他银行贷款,四处奔走拉投资,缓解资金不足的现状……任正非一面在农村沉淀,一面不断向城市靠拢,抢占市场份额。最终,华为从行业的跟跑者变为领跑者,成为一流品牌,闻名于世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任正非正是明白这个道理,将前人的战略化作自己的良策,于是有了底气,有了方向,有了信心。谨慎思考,步步笃行,他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借助外物,其实就是借助外力。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撬动地球”,善于借助外力,也可化繁为简,走出困局。“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莫高窟穿越千年,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典范,而且是中古社会的历史画卷。可这样的莫高窟,却在自然环境破坏、洞窟本体老化、游客蜂拥而至的三重威胁下,岌岌可危。从事莫高窟保护研究的樊锦诗明白仅靠个人的力量,传统的方式保护,只是螳臂当车。她苦思冥想,决定以现代数字科技助力敦煌,让敦煌文化永远流传。

她拒绝企业化开发,将重心放在数字化工程上。她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资料整理成电子档案;同时,她又将敦煌文物多角度拍摄,整理成高清数字图像……抵抗不了岁月的侵蚀,那就让敦煌在科技的世界永生。“数字敦煌”上线,敦煌被赋予新生,得以青春永驻。 

如若说敦煌的老去是一把枷锁,那么现代科技便是樊锦诗的钥匙。科技让敦煌保护工作由难到易,由繁化简。樊锦诗成就了敦煌,亦成就了自我。

纵观古今,大凡有所建树者莫不如此。李白有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连威风凛凛的大鹏,也需借助风力方可扶摇而上,才可一览世界万千风光。何况能力有限的我们,借助外物就是跳出个人狭隘的认知,吸取他人的智慧,让我们多了一双翅膀,多了更多选择,有了更多发展机会。

揆诸当下,一些人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闭门造车,终半途而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应衡量自身能力,善于借助外力,打开视野,学习前人的经验方法,百思不解的困局,也许会迎刃而解;漫漫征途中,我们才可一路向前。

附:文言翻译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具备一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举。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有关官员对你们不公正。”

  话没有说完,队列里有人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侍奉先生,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先生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心神沉浸在古代典籍的书香里,仔细地品尝咀嚼其中精华,写起文章来,书卷堆满了家屋。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是内容宏大而外表气势奔放,波澜壮阔。先生少年时代就开始懂得学习,敢于实践,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都合适得体。先生的做人,可以说是完美的了。

  可是在朝廷上不能被人们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进退两难,一举一动都受到指责。刚当上御史就被贬到南方边远地区。做了三年博士,职务闲散表现不出治理的成绩。您的命运与仇敌相合,不时遭受失败。冬天气候还算暖和的日子里,您的儿女们哭着喊冷;年成丰收而您的夫人却仍为食粮不足而啼说饥饿。您自己的头顶秃了,牙齿缺了,这样一直到死,有什么好处呢?不知道想想这些,倒反而来教导别人干什么呢?”

  国子先生说:“唉,你到前面来!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都量材使用,得到适当的安置而建成房屋,这是工匠的技巧啊。贵重的地榆、朱砂,坏鼓的皮,全都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是医师的高明之处啊。提拔人材,公正贤明,选用人才,态度公正。灵巧的人和拙笨的人都得引进,有的人谦和而成为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为杰出,比较各人的短处,衡量各人长处,按照他们的才能品格分配适当的职务,这是宰相用人之道!从前孟轲爱好辩论,孔子之道得以阐明,他游历的车迹周遍天下,最后在奔走中老去。荀况恪守正道,发扬光大宏伟的理论,因为逃避谗言到了楚国,被废黜而死在兰陵。这两位大儒,说出话来成为经典,一举一动成为法则,远远超越常人,德行功业足以载入圣人之行列,可是他们在世上的遭遇是怎样呢?现在你们的先生学习虽然勤劳却不能顺于道统,言论虽然不少却不切合要旨,文章虽然写得出奇却无益于实用,行为虽然有修养却并没有突出于一般人的表现。被放置在闲散的位置上,实在是恰如其份的。至于度量财物的有无,计较品级的高低,忘了自己的才能与什么样的位置相称,指摘官长上司的缺点,这就好比责问工匠为什么不用小木桩做柱子,责怪医师把菖蒲当作延年益寿良药,却想自己的猪苓推荐上去代替一样啊!

 

 

学科网 zxxk.com学科网 zxxk.com 

猜你喜欢

福建福州闽江口协作体2024高三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11-23

福建金太阳2024高三11月联考(120C)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11-23

辽宁金太阳2024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11-23

浙江台州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11-23

天津北辰区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11-23

河北沧州部分高中2024高三11月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11-23

高中语文教辅推荐 哪些课外辅导书好用

2023-11-22

初中语文用什么教辅资料好 哪本最好用

2023-11-22

语文初中教辅书排行榜 哪本最好用

2023-11-22

初中语文最好的辅导书 哪本值得推荐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