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迟到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以“下岗”为标志的东北往事,不是由下岗工人一代而是由下岗工人的后代所讲述。这决定着“新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大量从“子一代视角”出发,讲述父一代的故事,比如双雪海的《大师》《无赖》、班宇的《盘锦豹子》《空中道路》以及郑执的《仙症》等。在他们的笔下,作为下岗工人的父亲一代,在其潦倒落魄的表象下面,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代表性的作品如班宇《盘锦豹子》的结尾,多年隐忍的父亲被逼到拔刀而起,威风凛凛如一头豹子,“而那一刻,他也已看不清父亲的模样”。一代人的辛酸,凝聚为父亲最后的呐喊:
“孙旭庭昂起头颅,挺着脖子奋力嘶喊,向着尘土与虚无,以及浮在半空中的万事万物,那声音生疏并且凄厉,像信一样,它也能传至很远的地方。”
双雪涛、班宇他们的写作,就像一封晚寄了二十年的信,安慰着步入人生暮年的父辈。他们的小说,在重新理解父辈这批失败者的同时,隐含着对于单向度的新自由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新自由主义所塑造的“标准人”,是市场的人格投影,理性、冷漠而精于计算。在“新东北作家群”的笔下,则游荡着太多的“畸人”,他们充满理想却不合时宜,被视为疯子或废人。双雪涛在大陆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我的朋友安德烈》,记录着安德烈这样的中学同学如何拒绝向一个时代投降,直到被送进精神病院的故事;而《冷枪》中的“我”冒着退学的风险也要在宿舍楼里打一架,只因无法忍受有人在电脑游戏中作弊。王德威曾经谈到,“这些人物浮游于社会底层,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他们都是畸零人、失败者、犯罪者、重症病人,或根本就是无赖,然而双雪海对他们别有一种亲近之感。”
“新东北作家群”的写作是共同体内部的写作。“子一代”视角是一个既在“外部”又在“内部”的视角:因其在“外部”,在多年之后回溯,可以总体性地、历史性地回顾共同体的命运,从而超越个人视角的有限性;因其在“内部”,血缘与阶级上的父子关联,使得“代言”的道德难题迎刃而解,他们天然具有“代言”的合法性,父辈的命运书写最终落在子一代身上。这种间离而同一的文化立场,导致“新东北作家群”有效地创造出一种共同体内部的现实主义写作。
(摘编自黄平《“新东北作家群”的主题与风格》)
材料二:
双雪涛的创作暗合现实主义叙事传统,现实城市坐标经过作家本人的写作选择和叙述方法,被构建为记忆中的东北意象。不论是小说中东北的自然、城市等外在形式,还是人物颓旧又顽强的生存氛围,都以真实为土壤,始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东北现实世界。“红旗广场”“红星台球厅”“工厂”等多种意象频繁出现,复刻与还原了记忆中现实的历史图景。其小说对工厂环境的历史还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重。作者采用内聚焦与零聚焦结合的方式进行叙事。“厂区的中央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两边是厂房。厂房都是铁门,有的领了,有的锁已经坏了,风一吹嘎吱吱直响……有的玻璃全部碎掉,有的还有生锈的生产线,工具箱倒在地上……车间的墙上刷着字,大多斑驳……一车间是装配车间,二车间是维修车间,三车间是喷漆车间,一直到九车间,是检测车间。”昔日里,工人们挥洒汗水的热土,如今却班驳破旧。老锈的机器暗喻着工业时代的退场,字里行间流淌着悲伤压抑的气息。
延续了现代东北叙事通过冲突展示、刻画东北土地与人物命运的传统,双雪涛的《飞行家》《平原上的摩西》等小说讲述了一系列人物遭遇困难而坚忍不屈的故事。其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对现实人物的特殊呈现方式。在记忆与现实一次次穿越回环的时间书写罅隙里,东北的辉煌与阵痛淡隐为宏大叙事背景,东北人物则于事件中以群体浮雕之态凸显而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深化改革开启了国有企业改制的热潮,老东北工业基地工人的年龄、性格、工种各不相同,他们不是“十七年文学”中轰轰烈烈的先进英雄人物,也不是“文革”时期不断被样板化的高大全主人公。双雪涛笔下的工人群像极具韧性,他们为了家人的生存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底层性与世俗性让其与“神化”“完美”的形象渐行渐远。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反抗一切资本的不义,坚守着对信仰的忠诚,坚守着生命的尊严与梦想的荣光,即使下岗,也铮铮铁骨。“别看我卖茶叶蛋,可我一辈子都是共产党的工人”。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些工人做出的牺牲是突兀盲目的,让人难以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他们大而无畏的公而忘私的精神与工业文明发展高度契合。而在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的20世纪末,缺少变通、隐忍不发的性格也成为他们的痛点。即便如此,他们也坚守着精神的洁净与灵魂的坚忍,让现实与历史都为之肃然起敬。《平原上的摩西》是代表性的作品,作家不仅直面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群,并且在人群中最终找到了“父亲”,“父亲”净化了这类小说中软弱的悲悯的氛围,以不屈不挠的承担,赋予“子一代”以力量。双雪涛写出了父辈精神的高度,恰如现代东北书写中群像的“生的坚忍”。他们曾经是最辉煌最自得的人群,因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要重新建立经济与心理秩序,他们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负重,但内心依然因有光而向善。正是李守廉等主人公人性中的正直、尊严、高贵与面对苦难的镇定,使得小说有一种内在的明亮。
(摘编自纪秀明 郑玥《论“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的赓续与新变——以双雪涛为典型案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新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展开论述,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B.双雪涛、班宇等人的小说表达了对父辈的理解,给步入人生暮年的父辈以情感上的慰藉。
C.“新东北作家群”创造出一种共同体内部的现实主义写作,这是由其特定的文化立场决定的。
D.双雪涛注重对记忆中的东北意象进行历史还原,这源于弥漫在作品中的悲伤压抑的氛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共同体内部写作天然具有超越个人视角的有限性和为父辈“代言”的合法性的优势。
B.如果没有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制的热潮,就不会出现“新东北作家群”群体。
C.老东北工业基地的父辈们公而忘私的精神不再符合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文明发展需要。
D.《平原上的摩西》中,“父亲”既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群,也是有精神高度的人群。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到《盘锦豹子》的结尾,意在说明在班宇等人的笔下,父辈们的尊严不可侵犯。
B.材料一引用王德威的话,是为了证明“新东北作家群”表现了很多的“畸人”形象。
C.材料二先分析了双雪涛构建的东北意象,再阐述其对现实人物的特殊呈现方式。
D.材料二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工人形象的底层性和世俗性。
4.材料一使用“标准人”“畸人”等词语,请简析其含义和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东北作家群”是如何塑造笔下的人物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闹元宵
端木蕻良
平郡王的儿子福彭,带着曹霑也来逛花灯。
郡王府派出保镖、家人和小子们,再加上曹府的吴老汉带的家人、小子,共有几十号人,前前后后,明里暗里,围护着福彭和曹霑,哪儿特热闹,就往哪儿去。
吴老汉急得满身大汗,紧跟着福彭、曹霑不舍,但又常让人流隔断。当“灯政司”那一群过来的时候,他一把拉住福彭的大随从来喜,请他务必看好这两位小爷,千万不能出差错。
来喜笑着说:“您就放心吧!府上的小爷跟着小王爷出来,别说这场面了,就是来看龙王出游,也管保出不了差池!您就甭操这份心哪!”说着,抬眼一看,随即又道:“看看,看看,跟他们还跟不上呢,您就只管看热闹吧!”
吴老汉无奈,只得盯住福彭的黑剪绒珊瑚顶子的帽子,在人流中挤着前进。
曹霑因为个儿小,在人堆中常常看不见。这时,福彭一招手,小子们就把带着的人字形短梯支了起来,随即在周围把好,福彭和曹霑就上梯观看。
曹霑立在这喧腾火热的人海中,心想,这比南京的灯火好看多了。要是金凤姐姐她们一起跟我来,也能看到就好了。
放花了!
起花腾空,高升钻天,四面斗,八面风,冰盘落日,金蛇狂舞,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有的火箭是响炮,带着月明子,叫做“炮打灯”;有的是亮出一些蓝光圆星,再爆出一颗黄色圆球,叫做“金环套月”;有的在天空响了,便又驰出小火箭,向外窜出,叫做“龙凤呈祥”;有的带着哨子;有的带着响鞭;有的带着小伞,伞儿打开,便垂下绢条来,上面写着:永庆升平,同歌大有,与民同乐,天子万年,尧天舜日,禹甸和风等等一些吉祥赞颂。更有万盏飞灯,连续腾空,在半天飘浮起来。今夜,风丝全无,群灯伴着群星,点缀山河大地,真个是风光无限……
赐宴刚过,便撤去仪仗,大张灯彩,全场更加明艳通亮。
这时,在前面方坪上,宫女五十人一队,都穿着霓裳羽衣,腰系五彩长裙,缀着广片珠花,肩担两灯,随着雅乐,低回起舞,盘旋进退,远远望去,如在天上。真比明珠照海,群星撒地,还要荡人心胸……舞罢,鱼贯出场,便见火筒发射,万花飞出,光合七宝,花呈五色,转着弯儿,盘旋而上。只听巨炮三声,人们知道开始放“合和”了……
这“放盒子”,是花炮中的都督,上元节的元帅,也就是在放银子。宫里管这叫作“放合和”,民间管这叫作“放盒子”。这是变化多端、花样儿翻新的成套烟火。所谓“盒子”,就是把几套烟火制作在一起,紧紧地压缩在一个大圆盒里。火捻点着,外壳烧掉,它便一层一层地由火捻着处,逐步脱落,每脱一层,便换一彩,一彩胜过一彩,直到出现了预想不到的大彩来……
火捻向上盘舞而去,便有四条火蛇,沿着大架向上飞驰,直到火蛇飞到大架顶上,只听“哗喇”一声,火箱烧着了,散落下来了,先是个伞盖,挂满葡萄;一会儿又出现个吊钟,钟下银蝶纷飞,万花怒放。吊钟烧化,便又落出万点金星,一柄飞伞腾空而起,随风抖落出来四个大字:“万寿无疆”。
这时,火蛇沿着大架继续飞驰,嗤嗤作响,南边一箱点着,“呯”地一声,火箱炸开,出现万千活蝴蝶,围着火柱旋舞不停。接着,便幻出一只大菊花灯来。灯花突然向外飞迸,化作万盏小灯,向四方飞去。
火蛇点着了西边一箱,只听“嗤”地一声,钟鼓乐奏的声音大起,秦筝苏笛,婉转悠扬。随着乐声,便有彩羽缤纷的群鸟,一起飞出,有的绕火飞转,有的投向四周林中去了。使人神惊目眩,只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火蛇还在继续飞窜。哨音乱响,最后一个火箱点着了,无数玉兰花向四外开放。玉兰花开罢,居然会落下一台清吟小戏来,两个小生,两个小旦,红牙檀板,曼舞清歌,北向天子龙座拜舞,合唱颂圣诗道:
山呼万岁四方同,
禹甸尧天百花风。
玉树琼枝春常在,
丰年大有六合中。
这时,万人攒动,伸头争看。人群嗡然迸笑,响彻云霄,同声喝彩。万众欢腾若狂,也都随着高呼万岁不止。心中都觉奇怪,怎么也看不出,那个方盒里,竟能藏着四个活人来……
没当心火蛇又复窜出火舌,直奔四箱中心大架顶端而去,周围打起紧锣密鼓。突然,鼓声骤停,只见大架上面一团祥云冉冉上升,伴着悠扬悦耳的音乐,从祥云中飞落出一个小仙女来。她手捧莲花,徐徐降落在早就为她准备好的莲花宝座上……
这时人人惊叹,个个叫绝,自认平生饱了最大的眼福。这是前所未有的,连元臣太监谁也没有见过的盛况。
雍正见了,龙颜大悦,口谕赏赐清吟小班荷包、佛珠、香串等物,并命那“小仙女”到御桌前参见皇帝、皇后……
福彭拉了拉曹霑,笑问道:“今晚上怎么样?”
曹霑自看到“小仙女”从祥云上飘落下来后,一直痴痴地在想,这天上的小仙女可真美呀!她就应该住在祥云上面,干嘛要飘下来呢?那祥云上面该是天宫了,要能到天宫里去看看,那该多好呀……曹霑眼睛虽也在看着那些跳呀、蹦呀的热闹场面,其实什么也没看到眼里去。这时,福彭拉了他一把,他才如梦初醒似的问道:
“什么?你说什么?”
福彭道:“你说今晚上怎么样?好看吗?”
曹霑道:“好看,真好看!我只是可惜那小仙女,她干吗要下凡呢?住在仙宫里,该有多么好呀!”
福彭大笑道:“她要不下凡,咱们能看到吗?你是不是喜欢她?你要喜欢她,我叫来喜帮我们把她找来见一见,这都是戏班子里的小戏子。”
曹霑若有所失地说道:“我也知道她其实不是真的,但又信她是真的。我也说不出道理来……可是,可是,大表哥,你可见过真仙女吗?”
福彭笑着逗他道:“见过!见过!在《长恨歌》里见过!里面有一场霓裳羽衣舞,衣裳裙子都会变颜色,有从天上落下来的,也有从地上往天上飞的。”
曹霑也笑了:“可不是,‘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真在《长恨歌》里见过哩!”
福彭不禁大笑起来,说曹霑一会儿糊涂,一会儿聪明,令人摸不透。随即灵机一动,道:“我倒有了个主意,咱们照着那个小仙女做个风筝送她飞上天去,保你满意!”
曹霑高兴地道:“好!好!这倒提醒我了。我也有个主意呢,再安上个小滑车,送上小起火,起火到上面自动点着,再向天上飞去,那,广寒宫里也过灯节了!”
(节选自《曹雪芹》,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福彭是王府里的贵公子,生活优越,个性活泼,与曹霑结伴而游,对曹霑的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B.吴老汉着急、紧张的表现,既从侧面表现元宵节观灯人之多,十分热闹,又突出曹霑身份尊贵。
C.“永庆升平”“同歌大有”“万寿无疆”等字和颂圣诗,都表现了人们对皇权的歌颂和盛世的庆贺。
D.当曹霑被小仙女惊呆时,福彭认为他一会儿糊涂,一会儿聪明,便问他是否要叫来喜把小仙女找来。
7.对文中第九段描写“放花”场面的部分的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放花的场景描绘得形象逼真,语言富有气势。
B.这段文字句式活泼,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和人们观看烟花时兴奋的心情相符。
C.为下文对“放盒子”的描写蓄势,如果文章没有这部分的描写,整个情节就不完整。
D.这段文字有对“炮打灯”“金环套月”等点的描写,也有对烟花腾空时面的展示。
8.文章是如何表现“放盒子”的盛况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评论说《曹雪芹》中曹霑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的“还原”,请结合选文和《红楼梦》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
(摘编自《孔子家语》)
材料二:
臣闻: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凯①翼巍巍之功,周召②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③,岂惟生之于曩代,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逄、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
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
(摘编自《贞观政要》)
【注】①元凯:“八元八凯”的省称,后泛指贤臣、才士。传说高辛氏(帝喾)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颛顼)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凯。他们都为舜效力。②周召:指周公和召公,两人辅佐周成王,勤勉忠诚。③四岳、九官、五臣、十乱:都是古代的贤臣。
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之群臣 A 罕能贞 B 白卓 C 异者 D 盖求之 E 不切 F 励之 G 未精 H 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庭,庭院,与《记承天寺夜游》“相与步于中庭”中的“庭”意思相同。
B.无以,没有办法,与《劝学》“无以至千里”中的“无以”意思相同。
C.入贡,一指向朝廷进献土产方物,二指贡士入京参加会试。文中指前者。
D.助,勉励,与《种树郭槖驼传》“勖尔植,督尔获”中的“勖”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发现蒲地百姓努力耕种,从不偷懒,子路的手下人也都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对子路赞不绝口。
B.魏征将治国和治家作类比,证明国家要安宁,帝王有福运,一定要依靠忠良之臣的轴佐的观点。
C.八元和八凯受到舜帝的重用,得以建立赫赫功业;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勤勉忠诚,美名远扬。
D.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等出自远离中原的蛮荒之地,但仍能传到中原,是因为中原人对它们配的喜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岂惟生之于曩代,而独无于当今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德才兼备的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代良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范寺丞①
林 逋
林中萧寂款吾庐,亹亹②犹欣接绪馀。
去棹看当辨江树,离尊聊为摘园蔬。
马卿③才大常能赋,梅福④官卑数上书。
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注】①天圣六年(1028)秋,范仲淹经过长途跋涉,再次拜访林逋,将其所写万言书《上执政书》呈送给林逋。林逋由此写下此诗。②亹亹: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③马卿:指司马相如。④梅福:梅福很有才华,却不被汉成帝刘骜重用,辞官居家,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朝政,终不被采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秋天树叶凋落的季节里,才华横溢的范仲淹拜访诗人,愉悦地倾听诗人谈论。
B.离别时,诗人一直看着船远去直至消失,“辨”字突出诗人对范仲淹的不舍。
C.离别宴会上,诗人特地为范仲淹采摘一些新鲜蔬菜,以表达对他的深厚情谊。
D.后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前四句的景物描写为后四句写范仲淹的《上执政书》做铺垫。
16.诗歌颈联提到马卿和梅福两人的典故,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用笼中鸟儿依恋山林、池中鱼儿向往深渊来表达归隐田园的愿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长江的澄澈和沿途山峰的峻伟峭拔。
(3)小刚演讲时要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史为鉴”的观点,他准备引用古代诗文中的名句,你可以建议他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海拉尔因何得名, ① ,我倒倾向于因这里几千年来流淌着海拉尔河而得名一说。
海拉尔位于内蒙古境内,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座地级城市,也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在酷暑难耐的八月,这里却凉风习习。一望无际的绿茵茵的大草原起伏蜿蜒,犹如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而一群群牛羊如点点白帆,一顶顶蒙古包如海上时隐时现的屿、礁,一辆辆旅游大巴就像飘荡在海城的一艘艘小船。抬头远眺,富有诗情画意的蓝天白云,一下打开了我想象的空间。那天,是纯色的蓝,没有一丝杂质,好像一张硕大的苍穹,与碧绿的草原 ② 。那云,如魔术师手中任意幻化的白色的丝絮,一会儿如万马奔腾,一会儿似江海横流。一会儿静如处子,一会儿又凌空劲舞。这天这云,只有在甘南草原上可以见到,但甘南的景色如小家碧玉,没有这里大气恢弘,令人荡气回肠。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改写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起伏蜿蜒,上面有一群群牛羊在吃草,蒙古包时隐时现,旅游大巴来来往往”,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和绚烂,其中“星如雨”就是描写漫天烟花纷乱如雨的景象。不知道那时候仰头望天的辛弃疾能看到多少种不同颜色的烟花。这纷乱如雨的烟花, ① ?
烟花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为“焰色”反应,也被叫作颜色测试或者焰色实验。这种反应指的是把某些特殊的金属放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的时候, ② 的现象。像钠元素燃烧产生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铜元素是绿色,钾元素是紫色等等。
在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制作人员会加入 ③ 。金属发光剂大概主要的成分是铝粉和镁粉,它们充分在氧气中燃烧就会发出非常耀眼的白光。而发色剂主要是金属化合物,这些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在高温下发生电子跃迁,就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芒。
20.下列句子中的“像”和“像钠元素燃烧产生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中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真理像星星一样闪出光亮,照亮一切。
B.他也像工地上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在工地生,在工地长。
C.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
D.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表示感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这鼓舞着广大青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使命感与青春激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逻辑颠倒。先刻画出意象,然后才由意象组合创设出氛围。双雪涛作品中的悲伤压抑的氛围来源于记忆中的东北意象。)
2.A(B项,表述过于绝对。可能就不会出现“新东北作家群”群体,这样的表述更准确。C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隐忍不发的性格也成为他们的痛点”可知,缺少变通、隐忍不发的性格不符合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文明发展需要。D项,“父亲”在文中应该指个体,不是选项中说的群体。)
3.D(“对比论证”错误,原文表述是“不是……,也不是……”这不是对比论证。)
4.①“标准人”是指理性、冷漠而精于计算的人,他们是市场社会的人格投影,是社会评价人的标准;而“畸人”是指有独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他们充满理想却不合时宜,是社会的边缘人、失败者。②材料一运用这两个词语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双雪涛、班宇等“新东北作家群”对单向度的新自由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和对那些不合时宜的社会边缘人的亲近之感。(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①以东北的辉煌与阵痛为叙事背景,从“子一代”的视角塑造身为下岗工人的父亲一代。②在记忆与现实的
回环中讲述故事,让人物在事件中以群体浮雕的形态凸显。③不追求人物的“神化”和“完美”,通过揭示人物的痛点来表现父辈的坚忍和力量。(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6.D(福彭认为曹霑一会儿糊涂,一会儿聪明,不是在曹霑被小仙女惊呆时,而是在曹霑说出《长恨歌》里的诗句时;在曹霑问“她干嘛要下凡呢”时,福彭问他是否要叫来喜把小仙女找来。)
7.C(“如果文章没有这部分的描写,整个情节就不完整”错,如果文章没有这部分描写,情节上仍然是完整的,就是表达效果上要大打折扣。)
8.①以“火蛇”点着四个火箱的先后顺序来正面描写成套烟火变化多端、花样不断翻新的盛况,②用更加明艳通亮的环境、“放盒子”前一队身着彩衣的宫女起舞和观众人人惊叹叫绝的反应来从侧面烘托“放盒子”的盛况。(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9.①两人生活环境相似。与贾宝玉生活在侯门公府,享受荣华富贵一样,曹霑也生活在官宦人家,出入有专人保护,前呼后拥。②都很有才华。贾宝玉熟读诗书,名言佳句信口说来,而曹霑能随口背出《长恨歌》里诗句,也足见其很有才华。③都具有天真烂漫的性格。贾宝玉平等对待府中丫鬟,富于幻想,有时似傻如狂;而曹霑看到“小仙女”后,想象天宫之好,为她下凡而感到可惜,甚至还想让广寒宫也过灯节。(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0.ADF(原句标点为: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
11.A(文中加点的“庭”是官署的意思,和《记承天寺夜游》“相与步于中庭”中的“庭”意思不同。)
12.B(“证明国家要安宁,帝王有福运,一定要依靠忠良之臣的辅佐的观点”错,魏征将治国和治家作类比,证明了君子“知人”的重要性。)
13.(1)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虽然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但)哪能说尽他的优点呢?(“虽”“美”“庸”各1分,句意1分)
(2)既然这样,那么像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样的贤臣,难道只能生活在前朝,却唯独当今没有吗?(“惟”“曩代”各1分,倒装句1分,句意1分)
14.①就臣子本身来说,为政要做到恭敬、忠信、宽仁和明察。②就帝王来说,要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掩其所短。(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孔子经过蒲地,进入其境内,说:“子路做得好啊!以恭敬来取得信用。”进入城里,说:“子路做得好啊!忠信而宽大。”进入官衙,说:“子路做得好啊!经过明察来做出判断。”子贡拉着马缰绳问道:“您还没有看见子路处理政事,却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他的善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孔子说:“我看见他的善政了。进入蒲地境内,看到田地都整治过了,杂草都清除了,沟渠都挖深了,说明他以恭敬取得了信用,所以老百姓很努力种田。进入城里,看到墙壁房屋都很坚固,树木生长茂盛,这说明他忠信而且宽大,所以老百姓不会磨工偷懒。进入官衙,官中清净闲适,下面办事的人都听从他的命令,这说明他能明察做出判断,所以政事有条不紊。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虽然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但)哪能说尽他的优点呢?”
材料二:
我听说: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无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无法治理好国家。而要使天下太平,皇帝有福运,那就一定要靠忠臣辅佐。尧、舜、文王、武王在古代的典籍中被称赞,都是因为他们有知人的才能,使贤才多会聚于朝廷。八元、八凯辅助舜帝,建立赫赫功业,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成就一代帝业,美名传扬。既然这样,那么像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样的贤臣,难道只能生活在前朝,却唯独当今没有吗?这只是在于国君求与不求、喜好与不喜好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像那些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犀牛大象,大宛的宝马,西夷国的,它们要么没有手足,要么是无情之物,出产在蛮荒的地方,离中原地区有万里之,但是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地把这些东西带进来,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原地区的人们喜好它们罢了。况且做官的人都心怀陛下的盛德,享受君主赐予的俸禄,如果君主用道义引导他们,他们怎么会不尽职尽责呢?我认为如果用“孝”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孝子曾参、子骞那样。如果用“忠”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龙逢、比干那样。用“信”来引导他们,就可使他们像尾生、展禽一样。用“廉”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伯夷、叔齐一样。
然而今天的群臣,洁身自好、才能出众的人非常少有,恐怕是因为朝廷求贤之心不急切,鼓励劝勉他们不精诚的缘故。如果用公正忠诚去勉励他们,用建功立业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各尽其职,各安其位,就能够推行他们的主张。处高位就观察他们举荐的人,财富巨大就观察他们养育的人,闲居时就观察他们的喜好,学习时就观察他们的言语,穷困时就观察他们不接受的东西,卑贱时就观察他们不去做的事情。根据他们的才能来选择官员,审察他们的能力来任用他们,发挥他们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短处。用“六正”去勉励他们,用“六邪”去警戒他们,那么,即使不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自己也会振奋,不用苦口婆心地劝勉,他们自己也会努力。
15.D(“前四句的景物描写为后四句写范仲淹的《上执政书》做铺垫”错,前四句主要是叙事,“林中萧寂”“江树”没有为后四句做铺垫。后四句也没有直接写范仲淹的《上执政书》,而是化用典故暗示范仲淹一定会因为《上执政书》而受到朝廷重用。)
16.①运用司马相如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范仲淹才华的充分肯定,相信范仲淹未来一定会因其杰出的才能而得到朝廷的重用。②运用梅福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范仲淹虽然官卑却关心国家命运的肯定和赞赏。③结合诗歌尾联可知,诗人用梅福的结局来反衬范仲淹的命运,预言范仲淹早晚会受到朝廷的重用,表现诗人对范仲淹的才华的钦佩,和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7.(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示例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示例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徵传》)(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18.①众说纷纭 ②交相辉映(每个成语1分,符合文意即可)
19.①原句连续运用四个比喻句,将草原比喻成茫茫大海,牛羊群比喻成海上的点点白帆,蒙古包比喻成海上的屿、礁,旅游大巴比喻成海上的小船,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大草原的美景。②原句运用“绿茵茵”“一顶顶”“一辆辆”“一艘艘”等叠词使语言富有音律美。③而改句则显得较为平淡,表达效果较弱。(第①②两点各2分,第③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0.C(A项,表示比喻。B项,表示比较。C项表示举例。D项表示推测。文中的“像”表示举例,故选C项。)
21.①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②火焰也会随之出现一些特殊颜色 ③一些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每空2分,符合文意,前后连贯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2.金属发光剂的主要成分是铝粉和镁粉,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就会发出非常耀眼的白光。(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赘余,删去“大概”;二是语序不当,将“充分”调至“在氧气中”后面。每改出一处给2分,其他答案修改正确也可酌情给分)
23.【参考立意】:①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需要激发青年的奋斗热情。②生逢伟大时代,更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前进道路上,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③青年要肩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并为之奋斗。④青年应该有报国激情,用具体行动,把报国梦付诸实践,承担使命。⑤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融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之中,“小我”服从“大我”。⑥使命是青春的别名,激情是青年的标签。青春的韵律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