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
“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这句话的意思是:万人组成的方阵,穿着全白色的衣裳,白色的旗,素色的盔甲,白色的丝绸,看上去像茅草的白花……。左边的军队也像这样,都穿着红色的衣裳,赤红色,红色的盔甲,红色羽毛装饰的箭,看上去像火那样红。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如火如荼”。
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含褒义,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状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如火如荼,军容何盛;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平台纪略》:“数大战写得如火如荼,五花八门,变化人妙,不啻亲提桴鼓,目睹垓下昆阳《家》·六:“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