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生档案被标注为“预录取”后,还要经过省教育考试院同意,才能将“预录取”变更为“录取待审”和“录取”。最终,由考试院审批纸质录取表后,“录取待审”才会变更为“录取”。
不难知道,虽然“预录取”非常接近“录取”,“预录取”不等于“录取”,在而后的流程中,还是会有较小的可能不被录取,因此不能认为是“一定能录取”。
友情提示:若想知道更多2023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内容和数据,可在下载“蝶变志愿APP”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预录取并不能完全保证一定会被录取。在录取过程中,考生档案共分6种状态。档案首先被投到某个高校,这时档案就变成“院校在阅”,就是说学校正在审阅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阅档的过程。已经预分专业的考生叫“预录取”,退档的考生叫“预退档”。
如果省教育考试院同意这个意见,那么“预录取”的考生就变成“录取待审”状态,“预退档”考生的档案就重新回到数据里,变成了“自由可投”。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省教育考试院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这些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也就意味着这些考生被正式录取了。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