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可见,在人生中,创新是身旁的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创新是远处的山巅,激励我们登上高峰;创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随我们畅所欲言,汇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支撑起整个世界。
鲁班懂得创新,因而在被野草划伤时不是将它拦腰折断,而是弯下腰仔细观察它,于是发现野草上有许多细小的齿。因而顿生灵感,经过一次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锯,造福于人类。
齐白石懂得创新。从小便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自学成了一大家。但他却对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顾”,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长处来填补自己的空白,60岁、70岁、80岁,齐白石的画风在不断的改变,水平也在一次次改变中突飞猛进,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画风,一次一次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一次一次的求进取,终于为我们所熟知,为世人所景仰。
而对牛顿来说,晚年的他不懂得创新。年轻时因一个苹果发现了地心引力,以后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却沉迷于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花费十多年时间“潜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进取,在迷信中一点一点将黑发“浪费”,将自己的创新精神丢入大海,最后赔上了自己的老年时光。由此看来,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会因为不创新而变得黯淡无光。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必需的一种精神。有了创新,可以搭载莱特兄弟的飞机飞上九重天;有了创新,可以与爱迪生在电灯下侃侃而谈;有了创新,可以与诺贝尔炸开山头,炸出通道;有了创新,可以与列文虎克共同观察微观世界……
1、创新需要否定权威的勇气(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1900年,著名的普朗克教授和他的儿子在花园里散步。他一脸沮丧,遗憾地对儿子说:“儿子,我很抱歉。我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一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说和普朗克公式。他感到沮丧的是,这一发现摧毁了牛顿的完美理论,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相信这一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他的假设。人类本应从权威中获益,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却从中受苦。结果,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突破权威的神圣圈子,大胆地提出,赞赏普朗克的假设,并将其深入扩展。他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然后他摧毁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成为一个伟大的新权威。
2、齐白石的五变画风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画家,曾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学习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风格。这显然与他60岁之前的情况不同。70岁以后,他的绘画风格又改变了。8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曾白石的一生。正是因为在成功之后,白石仍然可以不断地变化和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加完善和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和风格。
他警告门徒说:“向我学习的人活着,像我一样的人会死。”。他认为画家应该“我行我素,我行我素”。也就是说,在学习别人的长处时,不能照搬别人的长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只有这样,艺术才能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3、创新使人们更接近真理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系统”理论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托勒密认为地球在中心,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绕着地球转。哥白尼推翻了托勒密关于天体运动的理论,澄清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此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发现:月球表面不平,木星有四颗卫星,太阳有太阳黑子,银河系由众多恒星组成,金星和水星有盈亏现象。很快开普勒分析了第谷。
根据Blacher的观测数据,他发现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并提出了行星的三个主要运动定律,这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4、保守主义是创新的最大障碍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前所未有的。他一生有许多重要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冷却定律和微积分。但在晚年,他的研究属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理论范畴。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自然没有任何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旧的范畴,也不能说取得了什么成就。
5、创新是个性的表现
他是清代扬州八大书画大师之一。他从小爱好书法,决心掌握古今书法家的要领。他刻苦学习,刻苦练习,但一开始只是反复抄写这位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他进展甚微,深感苦恼。据说有一次他对书法非常着迷,甚至在妻子的背上作画。当妻子问他在做什么时,他说他在练习书法。他的妻子生气地说:“每个人都是一体的,你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人体就是人体。
你总是粘在别人身上什么?”听了这话,郑板桥突然意识到,书法最重要的是独创性和自足性。它总是模仿别人的平板电脑。我们怎么能做到呢!从此,他努力创新,试图将竹画的技法渗透到书法艺术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6、创新推动历史(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这位年轻的君主立志要改变秦国的落后状况,于是颁布了改革强权的诏书。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从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术”,决心帮助他进行社会改革。因此,他受到了他的信任,被任命为左淑昌。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国在商鞅的领导下两次颁布新法。
商鞅变法后,秦国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军事革命和对王子的极大恐惧”的强国。当时的情况是“家给民够,公战勇敢,怕私斗,国家和城市大治理”。
正是因为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