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文/李文源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答案】

(1)新变化:海防机制更具有针对性;海外贸易管理逐渐制度化;政府对商民从事海洋经济活动管理有所松动;海洋政策的利益化取向,重视海外贸易对财政的影响。(4分)

“国内效应”:沿海地区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推动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沿海地区管理体制出现变革;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完成。(4分)

(2)历史趋向:从开放到保守的转变;海防政策逐渐走向僵化,海洋意识呈现政治集权化;海外贸易的控制机制逐渐保守化。(任答一点得2分)

启示:维护国家海上安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政府要制定适时的方针政策积极进行海洋开发;要培育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政府要及时调整海洋管理机制。(任答二点得4分)

18.(12分)【答案】

(1)阅读主体:由洋务人士、士大夫群体向民间扩散,呈现多元化;

阅读内容:算学等科学技术为主的西方时务书籍为主;

阅读背景:西学书籍的市场化和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阅读的影响:推动读书风气的变化和都市知识变迁。(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变化原因: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刷,甲午战后民主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西学东渐逐漸深人到制度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患的椎动性作用。(3分)

评价:为近代救亡图存提供力量;提升资产阶级的社会影响力;推动维新思想传播,为维新变法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并未找到真正的救国道路,对整体社会的影响有限。(一点2分,两点3分。)

19.(14分)【答案】

(1)变化:由孤立主义到二战后全球范围内建立联盟体系(2分),冷战后强化扩大联盟体系。(1分)

原因:国际格局的变化(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国领导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任答二点得4分)

(2)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强大的科技工业实力(经济实力强大、科技领先也可)、价值观的输出与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操控国际组织。(任答二点得4分)

影响:使世界长期动荡,威胁世界和平(答出出现恐怖主义等威胁世界和平的内容酌情给分);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经济发展。(3分)

20.(12分)

论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世界大局,顺应历史潮流。(2分)

论证: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孤立,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以斗争求和平,取得了伟大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稳定的环境。1953—1956年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分)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我们审时度势,重返联合国,以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关系逐渐缓和,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中共十一届全会后,党带领全国人民,顺势而为,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

冷战结束后,1992年,先后赴武昌、深圳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对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推进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2分)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涌现,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2分)

结论:宣传画主题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高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