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为道法自然。“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而“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道德经》通过对万物的观察和对社会人事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宇宙自然规则和待人事物的规律。这些规律次序分明,互为起始,既如圆环般环环相扣,又如同心圆逐步扩展但永远不脱离圆心。
1、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是懒。无为是基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核心因素,适时解决关键问题。从《道德经》本身来看,它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的,警告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所有方面都管理和限制,而是要遵守社会的自然发展规律。只要统治者着眼大局,在关键问题上处理好事情,他们就可以无为而治,无所不为。
2、逆向思维。自古以来,我们在所有社会环境中都普遍接受积极、乐观和进步的精神,这可以通过山、树和阳光等事物的比喻来说明。此外,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等感官也将对这些有更直接和深刻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思维会固化,成为一种惯性思维。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我们会根据这种惯性思维简单地思考问题。这就像奥运会追求的目标“更快、更高、更强”。当你在这个重复的口号中巩固你的思想时,你自然会认为体育应该如此,因此很容易忽视体育也有“慢、低、弱”的积极因素。瑜伽、冥想,甚至保持身体适度的饥饿和生病也能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