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直飞太空,亿万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太空,追逐神舟九号三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之旅。
这是中国人第四次探访太空――这一次,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历史性地入住“天宫”,像中国古老神话一样,享受“天宫”生活。而33岁的女性航天员刘洋的出现,更使中国传说中的“飞天”有了现实版。
从1992年起步,短短2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突破,先后突破载人航天飞行、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今天,又开始有人控制空间交会对接的全新探索。
飞向“天宫”,飞向未来。神九飞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它意味着,随着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中国将完全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性基础技术。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中国实现了把人送入轨道并返回地面。但,只有与在轨运行的航天器交会对接,神舟飞船才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船”――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通过手动或自动交会对接,把人送进空间站或空间实验室并返回地面,这将意味着我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
飞向天宫,飞向梦想。茫茫太空,只有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仰望星空,探索广袤的宇宙空间,是古往今来人类从不曾放弃的梦想。从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到第一位航天员飞上太空,从人类登上月球到探测器飞向太阳系的边缘……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正在一步步走出地球,坚定地迈向更加广阔的未知。
中华民族是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民族之一。在现代航天事业中,作为后来者的中国航天人用一连串的跨越式步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探索的航天大国,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从1970年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发射了118颗卫星、9艘飞船和2颗月球探测器、一个目标飞行器。
按照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未来8年内,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的空间站出现在太空之中。
飞向天宫,直面挑战。面对浩渺宇宙,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依然刚刚起步。作为代表人类探索太空的勇士,航天员的每一次太空之旅,都是一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征程――从明代的万户飞天到美国航天飞机的悲壮失事,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历程中,遭遇过数不清的挫折和牺牲。然而,正是靠着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人类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广泛利用着太空技术的时代。
自1957年以来,全球累计发射了6000多个航天器,目前正常在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就有930余颗。这些航天器为各国的安全、经济建设、环境灾害监测、广播通信保障、科学试验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提供着广泛而必不可少的服务。
航天员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尖兵。他们以一次次直面挑战和风险的飞行,让人类在太空的足迹走得越来越远。
感谢三位航天员,祝福三位航天员。是你们和托举你们飞行的中国航天人的努力,让中华民族的梦想越飞越高。
我们期待,期待三位航天员平安归来。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天问一号”内的火星车祝融于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五日成功登录火星乌托邦平原。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行驶超过一千米,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
从屈原的《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中华民族就对宇宙有着无限的向往。如今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古人对太空的疑问。火星车祝融在火星的成功着陆,填补了中国没有火星探测车的空白,这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祝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以祝融命名,也有“祝愿美好未来,融汇古今中外”之意。中国第一次向火星发射探测车,仅一次便直接成功,中国航天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火星车与环绕器分离再进入大气,配平翼展开,开伞着陆器展开,缓速下降成功着陆。
这一系列流畅的过程都是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奋斗最生动的注脚。从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再到如今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和火星车祝融,这都是中国航天人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精神的赓续绵延。
即使有了现在的辉煌,也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落后。于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在1970年4月24号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这之前,美国苏联都不看好中国,不愿给我国提供任何帮助。这其中的任何零件都是我国航天人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当时的艰苦难以想象,所以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更不能落后!
祖国之美,祖国之好,不仅因山河壮丽而美,也不仅因人之友善而好,还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自强不息,定有美好未来,定能融汇古今中外,令世界刮目相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去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